利用周末的时间,看完了这本小书《春山》。
是写王维离世那一年的经历,当然,只能是臆测,但是,这独特的写法,还是非常吸引我。
那个与李白、杜甫同一时代,却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我好好记着的伟大诗人,就以这样一种鲜活的姿态,在作者的笔下重新生动起来。
原来,王维的最后时光,是由他所选定的那个男人裴迪陪伴着走完的。虽然,并没有陪到最后的时刻。
辋川,终南山谷地,王维选择在这里结束自己,心安之处即故乡。想起这些年,也有很多的文艺青年和中年们,选择在终南山隐居。只是,真能隐而不出吗?不是说大隐隐于市吗?但是看到这些隐士们拍的图写的文,觉得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也挺好,自由自在。社会终究宽容多了,开始容纳多元化的立世。
王维,为什么这么入作者的眼?还是让他自己解释一下吧:“一生奉佛,却没有出家为僧;一生在官场打转,却没有学会弄权高升;一生都在避世,却屡隐又屡出。平和,伴随优柔寡断;优雅,化为忧伤缠绵。偶尔猛志刀子般一闪,终又复归于淡漠与旁观。”
这样的王维,我也喜欢。至于裴迪,虽然书中的他有点绝情的样子,但我相信,有他相伴,王维的最后时光心里一定是温暖的。
有机会,也想去辋川去看看,去看王维笔下的春夏秋冬。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