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要是琢磨着吃点啥,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经常是这口——厚实的面片子在汤里翻滚,飘着一层亮亮的油花,羊肉块炖得烂乎,咬一口直冒肉香,再就着几瓣生蒜,那叫一个舒坦。
家门口那家烩面馆子,我闭着眼睛都能摸到。老板是个河南大哥,嗓门亮堂,每次去都问:“还是大碗?多加肉?”我总笑着点头,看他往大铁锅里揪面。那面团在他手里跟有了灵性似的,抻拉几下就变成宽宽的面片,“扑通”一声扔进滚开的汤里,溅起的热气裹着羊骨香,光闻着就咽口水。
等面端上来,先别急着吃,得拌匀了。筷子一挑,面片子裹着浓稠的汤汁,混着粉丝、木耳、黄花菜,还有炖得酥烂的羊肉块,每一口都特扎实。汤是灵魂,得慢慢喝,羊骨熬了大半天,鲜得能把舌头吞下去,喝到最后额头冒汗,浑身暖洋洋的,啥烦心事都忘了。
有回加班到半夜,饿得前胸贴后背,愣是绕路去吃了碗烩面。老板都准备收摊了,还是重新开火给我做了一碗,说:“看你这馋样,不吃上得难受一晚上。”那碗面吃得我鼻子有点酸,后来想想,爱吃烩面不光是因为味道,可能还因为这口热乎劲儿里,总带着点让人踏实的烟火气。
现在不管走到哪,一看到“羊肉烩面”四个字就走不动道。试过不少地方的,有的面太硬,有的汤太淡,总觉得差点意思。说到底,还是惦记家门口那碗,惦记老板那句“多加肉”,惦记吃完擦擦嘴,打个满足的饱嗝儿,浑身通透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