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渴望用笔记录着生活的点滴、记录心中的每个感受、记录每一次无意间的发现、记录一个突发的念头等等?笔,能够让你的回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历历在目,每当翻阅自己的记录,都会又不一样的体会,而这就是笔的魔力。
如果,你痴迷于笔的魔力,却发现下笔之后,竟然令自己一点都不满意,不要灰心丧气,在这条路上有许多人和你一样,都是在磕磕碰碰中摸索出了道路。
你比其他人更幸运,因为你读了这篇文章,知道有一群人跟你一样,在写作的路上遇到了许多的困境。
别以为那些鼎鼎有名的大作家就没有遇到过困难哦!
《小妇人》的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但她在早期创作时,有好几本书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不得不前功尽弃。所以,写作之路是充满风险的。当你热血沸腾地准备踏上文学之路时,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去应对才思枯竭的时刻哦!
《成为作家》就提到了在作家之路上,可能会遭遇的四种困境,我在此为大家做个总结,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认识到写作之路上的坎坷,能够未雨绸缪去应对这些挑战;同时,也期待鼓励已经碰上困难的“战友”们,要知道不是你一个人在和这些困境对抗,几乎所有的作家都会遇到这些问题,甚至是名作家,所以别对自己灰心。
《成为作家》将这四种困难归纳为:“写作本身的困难:要不要写作”、“一本书作家”、“间歇性作家”、“不均衡作家”。
写作本身的困难:要不要写作
书中提到,很多人认为必须有某种神圣的灵感启发自己,才能开始写作。这是过于把写作“圣化”,所以内心对写作产生了极大的压力造成的心理障碍。
这种困难主要是对写作的认识有偏差。在写作的领域里,没有什么高低贵贱,把你心中想的记录下来就是写作。写作是一种表达方式,或借之来倾诉感情、抒发观点抑或仅仅是记录生活,都是写作的一个良好开端。
克服这一心理障碍的最佳方法,就是先不要在乎有没有读者,先开始写,然后坚持写,无论你多不满意自己的写作,都要坚持下去。
写得多了,可以回顾自己过往的文字记录,来查看自己是否有进步。
写作是最没有捷径的路子,只能靠坚持;越坚持,文笔会越流畅。
书中也提及了监督自己坚持写作的一个方法,就是每天设定一个写作的时间,比如早上刚起床的时候(尤其适合有起床气的人)或者晚上睡觉前的时候,哪怕只设定十分钟、只写了几百个字都行。
只要你开了头,就启航了,坚持下去,汪洋大海的美景就离你不远了。
一本书作家
这种困难一般发生在早期成功过的作家身上(大多数人都不用太担心)。
之所以会成为一本书作家,也是一种心理障碍造成的。
因为过早的成功,他们会对自己是否能够复制之前的成功而感到焦虑,这种焦虑可能进而让他们丧失了信心,任由这种情绪发展下去,会令他们变得绝望。
所以,他们的作品就只有一部了。
但不一定所有出名较早的作家都会遭遇这样的不幸。
张爱玲这种天才就曾狂傲不羁地说“出名要趁早”。她二十岁出头就响誉文坛了。她出名之后,仍然才思敏捷、作品源源不断。当然,这也跟她丰富而崎岖的人生有关,她的感情故事都能繁衍出好几部了不起的作品了。
间歇性作家
间歇性作家的意思就是作品出产的间隔期特别长,前后两部作品的间隔可能长达十年之久。
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等待灵感火花迸发的依赖心理。通常情况下,这样做是为了追求完美、理想的结果。
不均衡作家
不均衡作家指的是那些有好的开头、但是结尾却很差,或者他的书中某一部分非常精彩、但其他部分都让人提不起劲去读的人。
这种困难的出现,与前三者不一样,不是心理的因素所导致的,而是技巧性问题。
克服这种困难的办法就是去学习结构安排、学习各种叙事形式、阅读各类小说总结规律。
此外,要相信自己对故事的直觉,学习在故事叙述中适当放松。
克服各类写作困难的最大法宝,就是坚持和信心,相信自己坚持写作能够创造出好故事来。
写作之初,不要太在乎读者有多少等等其他因素;刚开始起步时,是在练笔,摸索自己的风格等的过程,带着功利心去写作,就已经输了心态了。
摆好写作的心态是克服种种写作困境的基础,基础打牢了,才能走得更稳。
这本书真的很值得一读,尤其是在接触技巧之前品读,会让人对写作和作家有个更全面的整体观。
我很想听下大家希望谈写作方面的哪些话题,你们可以留言哦!
我是很喜欢分享的人,能帮助大家我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