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雨綫
前几天,在班里一个学生(一个15岁左右的学生)的空间看到这样一则动态“一个失败的家长,注定成就一个失败的孩子。”看完这句话,当时,我评论了一句“那就努力让自己成功”。且不论当与否,他的这句话却引起了一点儿思考,今晚和同事闲聊,提到学生、家长,说到各类情况,又想起这句评论家长的动态,忍不住,写下这些文字!
先说说这个学生。人都喜欢给人下评论性的结语,该学生,如果硬要从佼佼者层面评价的话,那就是打篮球和小调皮,打篮球是其爱好,小调皮,我归结于“刷存在感”或者是“叛逆期正常反应”,其实,很多时候,大多数人成熟理性的人是不太认可他的某些作风习气的。然而,大多时候,他能分清楚场合,注意分寸,思想较成熟,反应敏捷,班级影响力可不小,从这个角度讲,他的这些好又是众多学生愿意结交的缘由……
之前,和他闲聊过,也与其他老师沟通过,从他的言谈举止,从其他人那里了解到,他对家的认同感并不高,对家长埋怨成分居多,对父母的行为也不是很理解,更不喜欢父亲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不愿意成为家里的“周末小工”,他想学而自制不够,他想变好又忧惧“为时已晚”……
然而,仔细看看他的那条空间说说“一个失败的家长,注定成就一个失败的的孩子”,至少可以获取以下三条信息:
其一,觉得家长失败;其二,觉得自己失败;其三,觉得孩子的失败是失败的家长造就的。
这句话隐含了孩子哪些心理诉求呢?我想有以下几点:
第一,否定了家长当前的状态,希望看到家长成功。一个15岁的孩子用“失败”这个词来形容家长,心底得有多大的愤懑呀?他渴求家长的成功,这里成功不该是钱财、物质的成功(这个学生家庭状况在他能见度以内并不算差),而是希望家长树立成功的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形象,言谈举止、行为方式等方面能给予他引导,教育他时,能用正确的合理的方式。
第二,否定了自己当前的状态,希望自己优秀和成功。渴求变好、获得认同感是每个人的期盼。这个孩子,他对自己的现状是不满的,可他又觉得自己无能为力,无法真正的开启自己想要的模式,只好归咎于失败的家长,得出失败的自己的结论。
第三,否定了自身因素对个人成长的作用,一切归结于家长和家庭教育。这本身就是一种不理性的思维方式,只是,一个15岁学生的不理性也在情理之中,同时,不可否认,孩子的思维方式、格物致知、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都该是在家长的言传身教中得到浸润。归根结底,家长的确有很大的责任和义务。
第四,发表心情,表达情感的平台,他更愿意把信任留给QQ空间等网络平台,而不是生他养他照看他的父母。细细想来,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儿,父母子女之间横亘着一条深深的鸿沟,孩子不理解家长,不愿意跟他们交心,家长管教孩子时无法走心,显得无能为力,于父母,于子女,都有些可悲吧!
家长,您有多久没和孩子玩耍、闲聊了,去看看孩子的心底,听听他们的诉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