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地方教育工作的关键变量是人才

      教育是百年大计,特别是各方面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教育人才是决定地区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党委、政府和组织部门必须在人才“引、育、用、服”上使劲,激发人才动能,为地方教育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不遗余力“引”。教育人才具有高知识性、高专业性的特点,怎么引更有效果?首先,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区内外师范类院校的合作,采取建库、座谈、人才家乡行、校园招聘会等方式,直接引进高层次人才。其次,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与课堂实践、工作需要等深度融合,为新进人才提供专项培训和实地调研考察机会,促融入、展风采。此外,要不断创新引才机制,比如实施弹性上班或者服务等,吸引外地高层次教育人才工作和生活,最终实现人才力量集聚、思想智慧汇聚,为地方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千方百计“育”。人才培育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首先,要加强不同教育集团之间、教育集团内部的合作交流,优化师资配置,将各类教育人才的潜力发挥出来。其次,要丰富培养内容,增加新媒体、新教学理念等培训,提升教育人才的综合能力。此外,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如对教学成绩突出、教研能力强的教师在职称评聘、职工疗休养等方面给予倾斜,鼓励教育人才在学习和研究中不断进步,全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双强”的教育人才,为地方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人尽其才“用”。发挥人才特长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首先,以灵活开放的方式,根据其特长和专业,精准统筹分配工作岗位,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在科研、教学上作出积极的成绩。其次,加强业务能力帮带提升,建立“一对一”导师结对帮扶机制,定期组织专业分享、听课评课活动,激发教师的工作潜力和热情。此外,要建立公正透明的评价机制,通过合理的薪酬体系、公平的评优晋级机会等,激励人才积极进取、有为有位,实现地区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贴心暖心“服”。争取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开设人才宣传专栏,拍摄“组团式”帮扶微电影,将拔尖人才推到屏幕、登上报纸、广而告之。精细化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出行、医疗、旅游、住房服务,全面落实生活补助、走访慰问、子女入学等优待措施,不断提升人才获得感和满意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