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之心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所谓“慎重追远”,是说要谨慎严肃对待亲人去世后的丧葬,还有祖先的祭祀活动。
中国文化中,对丧葬和祭祀是非常重视的。对于国家来说,最重大的事就是祭祀和打仗。
我们历史上那些统治阶层的祭祀大典非常隆重,礼仪的程序也越来越繁琐和专业,我们现在会觉得,这么耗费大量财力物力究竟为何?
孔子实际上是不相信鬼神的,但孔子对于丧祭又是极为重视的,将之视为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教化民众的功效。
因为“民德归厚矣”,它使民心归向纯朴厚道。古时候民众普遍受教育水平较低,跟老百姓讲不了很多道理。
祭祀礼仪可以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尊重敬畏鬼神、山川、宗庙、祖先。教化不只是讲道理,读书听课,而是非常讲究礼仪制度,通过环境氛围来影响人。西方也是如此,礼拜天去教堂,平时油腔滑调的人也会规矩起来。通过环境、礼仪等这套东西,使人养成对神明、对自然、对祖先、对宗族的敬畏之心。有了这种敬畏之心就不会轻易犯罪。每个老百姓都这样战战兢兢、循规蹈矩,当然最有利于统治。
即使到今天,这套方法也依然存在,比如逢年过节举办的各种庆典活动,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通过这些活动,我们的乡族、民族认同感,国家的凝聚力,国际声望都会有提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