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罗伯特·戴伯德
推荐指数:4.0
推荐语:
面对悲伤、抑郁等痛苦情绪,他们执着于向朋友倾诉、向心理医生咨询等外在方法,来疗愈自己,而不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应对坏情绪。虽然这些向外求助的方法,的确有所帮助,却无法根治你心中的不快乐。
你相信自己有掌控生活的能力吗?
或许,很多人嘴上会说“相信”,但他们在行动上却表现得恰恰相反。
真正能够疗愈她的人,正是自己。这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告诉我们的道理。
也许,有人会提出质疑,不对吧,既然心理治疗是一个人的事,那么,心理医生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我们就通过蛤蟆先生的心理咨询过程,来看他是如何通过心理咨询和自身的努力,摆脱抑郁的生活状态。
我们先来听听蛤蟆先生的故事:
在朋友的劝说下,有点抑郁的蛤蟆先生来到心理咨询室,问身为心理医生的苍鹭:“怎样才能让我觉得好受一些?”
医生却避开问题,问蛤蟆为什么来这里咨询。
蛤蟆先生说:“是我朋友让我来的,他们说我需要咨询,让我听你的。我知道他们是为我好,只要你认为是好的,我就会照做。”
医生听了,拒绝蛤蟆先生的咨询请求,建议蛤蟆先生今天结束咨询后,就不要再来了。
蛤蟆先生很困惑,强调自己会付相应的报酬。
但医生拒绝的态度依旧很坚定。听到这里,你是否和蛤蟆先生一样觉得,这医生太傻,有钱都不赚!
然而,苍鹭医生接下来的话却非常有说服力,他说:“心理咨询的前提是双方要自愿。如果你是为了应付朋友,或者取悦朋友,才来进行心理咨询,我们的合作根本无法成功。因为为咨询负责的人,只能是你,不是你的朋友,也不是我。”
听完这段话,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医生的话语里有一个很关键的词?
对!它就是“合作”。
这个词可能颠覆了你以往对心理咨询的认知。以前,你或许认为,心理咨询就是自己向咨询师寻求帮助的过程。你是被动接受治疗的一方,而治疗效果的好坏,大多取决于咨询师的医术是否高明。
但“合作”一词,恰恰告诉我们,心理咨询是两个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事,而且,你才是治愈自己的最佳良药。
所以说,想要疗愈自己,
首先,你就需要改变自己对心理咨询的态度。
心理咨询成功的基本前提,是你自愿参加心理咨询,愿意为自己的咨询担负起责任。当你明白这一点后,你会在咨询过程中,成为主动的参与者,积极配合咨询治疗。
相反,如果你只是一位被动接受治疗的患者,一旦你遇到难以跨越的障碍,很可能就会为自己找借口:“这太难了,反正我已经听了朋友的话,来这里试着咨询,要不就算了吧!”
总之,正确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心理治疗的结果。如果将心理咨询当作别人的事,就等于是将自己的命运交付于别人手中。唯有把咨询当作个人的重要事情,生活才会出现让人惊喜不已的转机。
毕竟,没有人能治愈你的不快乐,只有你才能明确地体会到自己的感受,也只有你才能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摆脱痛苦的方法。
觉察自我感受
说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意识到,心理咨询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内心的真实感受自然也只有你才能发现。所以,心理咨询前的第二个准备工作就是描述自己的真实感受。
在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将注意力放在工作、家庭等事情上,很少停下脚步,审视自己的内心。
昨天因为同事说了你的坏话,便耿耿于怀一整天,想着自己如何变成对方喜欢的样子;今天你和朋友大吵一架,不顾及心中的悲伤与委屈,只在乎朋友是否会与自己和好。
事实上,学会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是每个成年人的必修课。长期忽视自我感受是对自己的一种折磨,不仅会直接影响健康,还会令你的生活变得暗淡无光。
如果现在问你:“你现在的真实感受是什么呢?”你是不是突然找不到形容词来描述,又或者,和蛤蟆先生一样,从来没有考虑探索过自己的内心,有点不知所措?
没关系,苍鹭医生提供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方法。相信你听完后,一定能立刻形容出自己当下的感觉。
那这个方法是什么呢?想象一下,你面前有一个标记着10个刻度的温度计,最低数值是1,代表你的感觉非常糟糕,甚至会冒出自杀的念头;中间刻度的数值是5,表示你的感觉一般,不算太糟,也谈不上感觉不错;最高数值是10,代表你此刻的心情有着难以掩盖的喜悦。而1-10之间的其它数值所代表的心情,都是朝着1到10的排列方向,逐渐变得愉悦。
当你想描述此刻的心情时,请拿起笔,在温度计的刻度尺上,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进行标注即可。这是不是比找一大堆形容词来描述,要轻松很多?
我们将这个温度计称为“情绪温度计”,用来时刻用于觉察自己的真实感受。
其实,心理咨询就是一个逐步探索内心奥秘的过程,是从心理层面,根治你的不快乐,所以,我们需要无时无刻地觉察自己的感受。
决策感受的过程不仅能加深我们的自我认识,还能时刻提醒你回到当下,做最真实的自己。可以说,用“情绪温度计”测出你的真实感受,是心理咨询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