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任性少年,奶奶正在为你“背锅”!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
13岁男孩屡次逃学,去年他第一次扒火车逃学到嘉善,当时爸爸就放狠话,让他自己想办法回上海。最后是年迈的奶奶赶过去接他,并告诉他,有奶奶在,不用怕你爸!从此逃学成了家常便饭。
新闻下方看到许多网友留言讨论,我想戳中他们的不是逃学的孩子,而是溺爱孙子的奶奶。
而“有奶奶在,不用怕你爸!”也被解读为男孩逃学的一道“免死金牌”,甚至有人将男孩子再次逃学的魁首归因于溺爱孙子的奶奶,而爷爷奶奶再次被诟病为育儿路上的那颗“绊脚石”。
有人吐糟说,溺爱孙子的老人多了,这支持逃学的绝对是奇葩一朵。
我却不这样认为,这位奶奶也许是怕孩子爸爸过份责骂孩子,才如此宽慰孩子的。
我想对孩子说的是,任性的少年,奶奶的爱,是一盏温暖的灯,会照亮你前行的路,而不是你“免受苛责的盾牌”,作父母亲的应该慢慢学着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交流沟通,在孩离家出走在陌生环境里孤立无援的时候,无条件的接纳他,而不是把责任推给其他人。
02 外婆是女儿的“保护伞”
女儿从小挑食,家里常常因为她的吃饭问题争吵,上小学前,她每次流的眼泪也大都是因为吃饭问题。比如,吃饭想要看电视,饭前还吃零食,又保证吃完饭就买更多的零食等等,让人头疼。
有次在我妈妈家吃饭,女儿又开始各种吵闹,这个不想吃,那个不好吃的,各种挑剔,一桌子人因为她,不能安安静静地好好的吃一顿饭。被她吵烦了之后,干脆由着她看电视去了。等我匆匆忙忙地吃完饭,却发现还空着肚子的妈妈,正蹲在电视前的孩子旁给她喂饭,孩子眼睛盯着电视、手里拽着一块饼干,小嘴慢慢地吧嗒着肉丝汤饭。
“妈,她都这么大了,让她自己吃!自己不动手就饿着肚子!”原来是心疼有老胃病的妈,说话的语调却像是在责怪,语音还高了八度,女儿被吓得猛回头,手里的零食都掉到地上了。
“不怕你妈妈,在外婆家还怕她呀,不怕!外婆喂饭吃得更香,是吧?!”看妈对我的话毫不理睬,仍旧不管不顾地继续给她喂饭,而女儿看看我满脸的无可奈何,又看看外婆笃定的神情,像是得到“尚方保剑”似,继续小口小口的细嚼慢咽着。这样,一顿饭得吃到什么时候啊?
“妈,您去吃饭吧,我来喂她,”我说着伸手去接妈妈手里碗。
“不要你喂!”“不要妈妈喂!”
祖孙俩异口同声地将我赶走了。
从那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女儿就特别向往去外婆家,原因无非就是:吃饭时她想怎么样都行,吃些零食也没关系。最要的是,在外公外婆家,不用怕妈妈!
我跟妈妈说,不能这样惯孩子!
妈妈直接反驳我说,你对孩子太严格了,她又不常来,没关系的。你小时候,我和你爸可没空管你东管你西的,孩子整天都被管着该多难受。
妈妈的话,我咂摸了许久,现在的孩子的确被要求和管束得太多了,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否则“物极必反”,而这个度也需要我们每个做父母亲的细细揣摩,才能恰当地满足孩子最真实的需求。
母亲这个理由说服了我,女儿每次到外婆家都是随心所欲的吃喝玩乐,特别地开心。她的保护伞也可以说是孩子单调生活的一种调剂,祖孙俩互相给予,其乐融融,也没什么不好的!
03 奶奶是孩子的“减速板”
某个周日下午,孩子一声不响骑着自行车出门玩去了,没和任何人打招呼,直到快天黑了才回家,原来是去同学家玩忘记了时间。
而在她回家之前,我们已经在附近找了好几圈了,都未见她的踪影;在她班级群里发消息也没有人回复,每个人心里都惴惴不安。
回家后,她因此受到严厉的批评,可是她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什么,反而特别地委屈。孩子爸一时气急,伸手打了她,她更是伤心的直哭。等她哭过之后,孩子奶奶过去把孩子拉到一旁,悄声说:好了,不哭了啊!等会奶奶去打你爸爸!
奶奶像玩笑话式的安慰,让她破涕为笑,而她也没有真要求奶奶去打自己爸爸。
因为早在和爷爷奶奶同住以前,我们就和爷爷奶奶沟通过,教育孩子的事情主要由我们负责,即便有做得不对和不好的地方,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极力责怪大人、维护孩子。我们做错了,也会自己去跟孩子道歉。
每当她做错事情,希望有人来为她“出头”的时候,向爷爷奶奶求救都是无效的,久而久之她也就明白了,爷爷奶奶根本“保护不了她”,做不了她坚实的“后盾”,而她那些任性的无理取闹和一些坏习惯,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被时光掩埋在了过去。
在我们家,类似的劝慰时有发生,在别人家被誉为育儿路上的“绊脚石”的爷爷奶奶,在我们家则是一个“减速板”,一个缓冲地带,让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可以慢下来,停下来想想,如何做才是更好地帮助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