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颈椎6~7胸椎1~4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缘(肩胛岗下部)
功能:
近固定:后缩,上提,下回旋肩胛骨
远固定:两侧同时收缩胸椎伸直。此肌瘫痪无力时,肩胛骨内缘上翘,翼状肩胛。
菱形肌的拮抗肌为胸大肌胸小肌。
肩胛骨下角上翘,是因为大臂内旋,驼背,胸小肌过紧。
胸曲过直也会形成翼状肩胛。翼状肩胛出现,肩胛骨会不稳定。
疼痛分析原理
肩胛骨内缘疼痛,与菱形肌的张力有关,当正常长度(自身4指)改变时,大于4指,驼背,肌肉拉长钙化疼痛。小于4指,军姿背,肌肉挤压疼痛。
(拉长时痛产生症状,缩短时不疼,驼背时痛在后背上)
肩胛骨是被菱形肌、肩胛提肌、前锯肌、肩袖肌群稳定在胸廓上
第七颈椎的判断:
低头在颈胸椎结合处找到隆起,按压住,会员转动头部,隆起跟随转动的点即为第七颈椎。
肩胛岗平第三胸椎。
对骨骼体态的影响
菱形肌无力过长,驼背。过紧,直背(军姿背)。菱形肌对骨骼的影响,后缩肩胛骨,打开肋骨。
菱形肌直接影响肩胛骨的位置。肩胛骨是颈椎的根基。因为颈椎在胸椎上面,肋骨决定胸椎,肩胛骨位置决定肋骨位置。例如肩胛骨后缩时,胸廓打开。肩胛骨远离,胸廓闭合。所以肩胛骨影响肋骨,肋骨影响胸椎,胸椎影响颈椎。
颈椎上的肌肉在肩胛骨上附着,所以调理胸颈段及肩周疼痛(背疼,肩周炎,驼背),就要调整肩胛骨位置。肩胛骨必须要稳定。
与健身的关系
健身中锻炼到菱形肌的方式有很多,如划船的时候后缩肩胛骨,胸腔都是打开的。长时间开胸开肩,躯体前侧力量不足,肩胛骨位置会靠近脊柱。
练习前侧力量有板撑类。
生活中人们习惯手臂向前的动作,练习背部肌群与之互补。
微含胸状态有利于发力。例如太极拳中的含胸拔背。胸椎太直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运动表现
(拉长菱形肌:手臂向后伸肩胛骨向中间靠的动作)
对于情绪的影响
收紧时使人亢奋。
胸椎段有交感神经,当肩胛骨过度后缩,会刺激到交感神经,让人兴奋,不利于睡眠。胸廓打开后,增加氧气的摄入。
当放松无力时,会使人含胸驼背,情绪低落。
对呼吸的影响
无力时扣肩,影响肺脏
上肢带的调整在于肩胛骨的位置,围绕肩胛骨的16块肌肉必须要清楚(如肩胛提肌,菱形肌)。 下肢的调整在脚踝、骨盆上。
直背导致肩胛缝疼痛,双手十指交扣向前向远,胸椎向后推,拉长菱形肌。可以双手处抗阻向上。也可以鸟王手臂,手臂向上向后伸展,拉长菱形肌。
菱形肌过长,会驼背(背部疼痛),再上抬手臂会导致肩周炎
补充
手臂上举受限,小结节嵴疼痛。背阔肌紧张,肩胛骨位置不正(肩周炎的评估方案)。
手臂支撑做不起来,胸大胸小无力,菱形肌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