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听人说,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当时就想,这有什么难。外在的身高、体重、长相样样清晰,内在的有过什么经历,有什么癖好,暗恋某人等及时嘴上不说,心里也非常清楚。认识自己的意思也许就是知道天高地厚,做人要谦虚吧。
事实并非如此。昨天晚上由于看视频太久,眼睛有点痛,想站起来运动运动。但是看视频的快感一直在阻止我。这个时候我的大脑产生了矛盾,矛盾的双方也都是自己,听哪一个的?最终,我站起来了。
在这个时候,我感觉到我的身体里面还有一个自己,他是如此神秘,能及时提醒眼睛已经疲惫,他也如此柔弱,看视频甚至刷微信的快感就可以击败他。我恍然大悟,提醒早起、提醒吃早餐、提醒完成计划,提醒与家人专心沟通原来都是他。日日相见而不相知。下面有一则故事:
先生三十七岁在贵阳,春,至龙场。始悟格物致知。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蛇虺魉魉,蛊毒瘴疠与居,夷人的鳥夬舌难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旧无居,始教之范土架木以居,时瑾憾未已。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 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乃为石墎,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一洒洒, 而从者皆病,自析薪取水作糜饲之,又恐其怀抑郁,则与歌诗;又不悦,复调越曲,杂以谈笑,始能忘其为疾病夷狄患难也;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王阳明年谱》
我察觉的他,就是圣人之道,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也是老子的道,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原来如此,为什么要无为?此刻我理解的无为是表层意识的无为,让他来为,自然是无不为。他也不是潜意识,我可以与他时时对话,他也不是常所得理性,我能体会到他的柔弱。是心、还是意,其实不重要,只是个称呼,重要的是,听从他的声音,我才知道什么是轻松。生活不是炼狱,也不是一场注定了终点的旅行。他就如同水,可以带我们遨游天空,也可以深潜大海。
是啊,从事于道者,同于道。他者,同于他。写到这里,他又告诉我,该喝水了,且让我先喝一口。但是在许多时候,他发出的声音是如此的微弱,甚至是难以察觉。放松下来,放松肌肉、放松眼睛、放松步伐,放松思考,就如同一杯水一样,浑浊的时候光线难以透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读老子的书很久了,此时我才真正领略到那点澄澈的风采。
站起来,做了150个深蹲,全身是如此的轻松,眼睛也明亮起来,再次坐下,视频对我的吸引力也不是那么强了,原来与他融为一体,看书、写字、运动,甚至是做任何事情,都有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