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克效应(D-K effect)

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

达克效应(D-K effect),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中文名
达克效应
外文名
D-K effect
全称
邓宁-克鲁格效应
提出者
Justin Kruger和David Dunning
来源
2000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心理学奖颁给了来自Cornell University的Justin Kruger和David Dunning,因为他们的一篇报告《论无法正确认识能力不足如何导致过高自我评价》,报告所写的内容被称为“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

文中说到:“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这话应该是达尔文说的)。

Kruger和Dunning通过对人们阅读、驾驶、下棋或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发现:

  1. 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平;
  2.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平;
  3. 能力差的人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
  4. 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够经过恰当训练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平,他们最终会认知到且能承认他们之前的无能程度。
    名人观点
    1.“我们这个时代让人困扰的事之一是:那些对事确信无疑的人其实很蠢,而那些富有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人却总是怀疑和优柔寡断。”——贝特朗·罗素
    2.“无知要比博学更容易产生自信。”—— 查尔斯·达尔文
    3.“最好的,缺乏说服力,而最糟糕的,是充满激情的强度。”——W.B.叶芝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nwt176 老天爷给了每个人一个无限可能的大脑,和一生的时间。可不是用来浪费的。让自己的大脑,从生物固有惰性和模...
    船长戚戈XGeek001阅读 13,208评论 3 27
  •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协同进化 01 什么叫协同进化? 由碧桂园独家赞助...
    七年纪旅阅读 3,582评论 1 0
  • nwt176 很多人轻易判定自己牛逼或不行,是因为知识太少,至少没学到达克效应:越无知越谜之自信。学了达克效应,就...
    船长戚戈XGeek001阅读 5,801评论 0 0
  • 出于某些原因,比如:曾掏心掏肺对待的前任仍然依旧逃不过分离,拼尽了一切却还是争取不到的他和她,又或者错过了在一起的...
    就叫徐扬阅读 3,841评论 0 3
  • 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能好好的观赏周围的景色了,忽然间才真正的意识到秋天果真已到来。人们开始添衣服了,清凉的秋风再次的向...
    小儒僧阅读 1,544评论 0 1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