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克效应和大脑越狱

nwt176


很多人轻易判定自己牛逼或不行,是因为知识太少,至少没学到达克效应:越无知越谜之自信。学了达克效应,就明白,自己还没学到评价自己聪明与愚蠢的资格。
因为所知甚少,所以不能清晰评估自己,也不能清晰评估他人,以及整个世界。
盲目自我低估和盲目自我高估一样有害。
1.“在现代世界的愚蠢者经常是自信满满的,而聪明的人充满疑问。”——贝特朗·罗素
2.“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 查尔斯·达尔文
3.“最好的真理,往往缺乏说服力,而最糟糕的,则往往充满激情。”——W.B.叶芝


达克效应(D-K effect),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或低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并且容易固执坚持,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2001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心理学奖颁给了来自Cornell University的Justin Kruger和David Dunning,因为他们的一篇报告,报告所写的内容被称为“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文中说到:“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这话应该是达尔文说的)。

Kruger和Dunning通过对人们阅读、驾驶、下棋或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发现:

1. 能力差/认知低的人通常会错估(高估或低估)自己的水平,并对自己的判断固执坚信。

2. 能力差/认知低的人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平;

3. 能力差的人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

4. 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够经过【恰当训练】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平,他们最终会认知到且能承认他们之前的无能程度。

名人观点

1.“在现代世界的愚蠢者经常是自信满满的,而聪明的人充满疑问。”——贝特朗·罗素

2.“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 查尔斯·达尔文

3.“最好的真理,往往缺乏说服力,而最糟糕的,则往往充满激情。”——W.B.叶芝


为什么会有达克效应?因为很多沦为了【大脑监狱】的囚徒。

大脑是监狱,很多人成了囚徒


绝大多数人不了解自己的大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nwt176 老天爷给了每个人一个无限可能的大脑,和一生的时间。可不是用来浪费的。让自己的大脑,从生物固有惰性和模...
    船长戚戈XGeek001阅读 13,210评论 3 27
  •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协同进化 01 什么叫协同进化? 由碧桂园独家赞助...
    七年纪旅阅读 3,584评论 1 0
  • 九型助教班的课上,陈浪老师曾经讲了达克效应,印象较深的就是那个愚昧之山,今天闲着没事,在网上搜了一下达克效应...
    郭云若阅读 7,627评论 0 7
  • 最近在看到不少朋友拿第一张图讲人生哲理。对于国人加工过的热门二手鸡汤我总是喜欢去追溯一下。二、三两图就是发现。 目...
    SEAMJ阅读 10,152评论 2 3
  • 我的父母教育我要做个好人,不和人计较!我发现这里面少了一个“该计较时就要好好的计较” 父母的教育让我半生很受欺负,...
    王妮101阅读 906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