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宁-克鲁格效应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近在看到不少朋友拿第一张图讲人生哲理。对于国人加工过的热门二手鸡汤我总是喜欢去追溯一下。二、三两图就是发现。

目前朋友圈流行的DK效应图(图一)是在国外加工版(图二)的翻译基础上的夹带私货版,我猜测出自于那些目前流行的禅旗培训机构。

图二在图三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但这种篡改别人的理论的做法挺流氓的。

图三是原版图。

下面转述一下维基百科的内容:

达克效应(英语:D-K effect),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英语:Dunning–Kruger effect),是一种认知偏差,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简言之即:庸人容易因欠缺自知之明而自我膨胀。

Kruger和Dunning将其归咎于元认知上的缺陷,能力欠缺的人无法认识到自身的无能,不能准确评估自身的能力。他们的研究还表明,反之,非常能干的人会低估自己的能力,错误地假定他们自己能够很容易完成的任务,别人也能够很容易地完成。[1]康奈尔大学的David Dunning和Justin Kruger于1999年首次在实验中观测到此认识偏差。

Kruger和Dunning通过对人们阅读、驾驶、下棋或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发现:

1. 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准;

2.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准;

3. 能力差的人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

4. 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够经过恰当训练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准,他们最终会认知到且能承认他们之前的无能程度。

Dunning和Kruger认为这种效应是由于能力欠缺者的内在错觉和能干者对外界的错误认知:“无能者的错误标度源自于对自我的错误认知,而极有才能者的错误标度源自于对他人的错误认知。”[1]

虽然达克效应早在1999年就被Dunningt和Kruger两人提出来了,但是虚幻优越性的认知偏差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上很多知识分子都说过关于这一方面的话,比如:

* 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

* 威廉莎士比亚 在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傻瓜认为自己是明智的,而聪明的人认为自己是个傻瓜")[3]

* 查尔斯·达尔文(“无知比知识更容易招致自信”)[4]

* 伯特兰·罗素(“我们这个时代让人困扰的事之一是: 那些对事确信无疑的人其实很蠢,而那些富有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人却总是怀疑和优柔寡断”)也列为发现这个现象的人。

Dunning和Kruger因为他们的论文《论无法正确认识能力不足如何导致过高自我评价》,被授予2000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心理学奖。[5]

1^ Kruger, Justin; David Dunning. Unskilled and Unaware of It: How Difficulties in Recognizing One's Own Incompetence Lead to Inflated Self-Assessm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9, 77 (6): 1121–34. PMID 10626367. doi:10.1037/0022-3514.77.6.1121. CiteSeerX: 10.1.1.64.2655.

2^ Dunning, David; Johnson, Kerri; Ehrlinger, Joyce; Kruger, Justin. Why people fail to recognize their own incompetence.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3, 12 (3): 83–87 [4 January 2016]. doi:10.1111/1467-8721.01235. (原始内容 (abstract)存档于2016年1月14日).

3^ Fuller, Geraint. Ignorant of ignorance?. Practical Neurology. 2011-12-01, 11 (6): 365–365. ISSN 1474-7758. PMID 22100949. doi:10.1136/practneurol-2011-000117 (英语).

4^ volume I, "Introduction", page 3. [2018-11-23].

5^ Ig Nobel Past Winners. [2011-03-07].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能力的错觉:邓宁-克鲁格效应。(酷炫脑)1995 年的一天,一个大块头的中年男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了匹兹堡的两家银...
    摸鱼哥阅读 4,924评论 0 0
  •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协同进化 01 什么叫协同进化? 由碧桂园独家赞助...
    七年纪旅阅读 3,579评论 1 0
  • 【0927打卡话题】 今天的文章《持续做一件事,不要停下来》你有什么感悟? ————— 理想 1 能够坚持做一件事...
    石三英语阅读 1,183评论 0 0
  •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总有一个对应与他的最合适的位置。 位置重要吗?当然重要,它决定了你的精神寄所在哪里,处于...
    扶民阅读 3,483评论 1 2
  • 去年有段时间,网上忽然莫名其妙的形成一股风潮,大家兴致勃勃的讨论起了“油腻的中年人”。 我起初并没有意识到,被讨论...
    490be8030add阅读 70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