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刘畊宏女孩”之后,如今网络上直接掀起了一波“王心凌男孩”的热潮。
近日风靡全网的王心凌以及她的歌曲《爱你》,通过最近一期的《浪姐3》,一夜之间再度翻红,热度居高不下。
社交媒体上很多网友都晒自己跟王心凌一起跳舞的视频,令人意外的是视频中有不少男朋友/老公出镜,甚至更“狂热”。
只要响起“如果你突然打了个喷嚏,那一定就是我在想你~”的旋律,这些中青年男性,无论是在厨房做饭,还是躲在厕所里放空,都会一路小跑到电视机面前,眼睛紧盯着屏幕前的王心凌,不自觉地嘴角上扬,露出一脸幸福的笑容,有的甚至直接跟着跳起来。
第一期浪姐结束后,“王心凌女孩”“王心凌男粉”“你一票我一票心凌80还唱跳”等话题快速出圈;QQ音乐飙升榜上,王心凌在前十名中包揽九席,《爱你》《睫毛弯弯》等再度爆火网络;王心凌此前主演的《微笑Pasta》等电视剧也再度翻红。
图片
一个流行的回复似乎可以解释王心凌再度翻红的“盛况”:“粉丝只是老了,不是死了。”这群成长起来的80、90后粉丝,经历了数十年,再次被燃起了青春的记忆。
就像人们说王心凌是不可复制的“甜心教主”,是如今无法找到同类型的甜美天花板,许多属于“过去”的记忆在当下也越来越多地被翻出来讨论,那些有着丰富时代记忆的明星、歌曲和剧集等再次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话题。
图片
(周杰伦演唱会线上重映一亿人线上观看)
怀旧成为了流行,“回忆杀”成为了日常。
成为王心凌男孩:
用“回忆杀”找寻青春的故事
从出道开始,“少男杀手”、“甜美”就是王心凌身上最显眼的标签。20岁成为Avex唱片公司首位台湾艺人、《爱你》专辑爆红、出演《天国的嫁衣》《微笑PASTA》等现象级偶像剧,王心凌很快成为炙手可热的“甜心教主”。
当《爱你》的旋律再度响起,人们发现,20年前甜美的王心凌在40岁依然“青春无敌”。或许是因为这份未改变的少女感,打开了人们专属于“当年”的记忆盒子。
“甜心猛男”、“王心凌男孩唱爱你”、“我爸看着电视说这是我的青春”......短视频平台上,一首《爱你》引发了无数粉丝的模仿行为。
图片
而在刷屏的“回忆杀”背后,是一个个真实的个体故事。这些与“甜心教主”有关的记忆,或许是在街头小巷听见《爱你》时身边的那个人、或许是难过时被“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安慰的瞬间、或许是曾经被同样的“甜美”击中的怦然心动。
时光流逝,记忆带上朦胧的面纱,这个伴随着我们成长的人却依然是记忆里的模样,又怎么能不让人回忆起不变的青春?
如同曾经被质问的周杰伦粉丝——“周杰伦微博数据那么差,为什么演唱会门票还难买?”王心凌的粉丝们或许青春不再,但追忆过去的力量依然强大。
和曾经努力学习做数据、打榜的周杰伦粉丝一样,王心凌的粉丝们也开始学习如何在乘风破浪的节目中为她投票,甚至有人买起了芒果超媒的股票。
图片
(王心凌粉丝购买芒果超媒股票)
因为这是有关于他们的故事。
在选秀节目爆发和新人辈出的时代,总能看到“屏幕上这些新人是谁?”、“我不懂现在的流行了”这样的评论。互联网中被遗忘的不只是过去的艺人,还有那些追逐着这段时光的80、90后。
以王心凌男孩、王心凌女孩的身份,他们参与了这一共享往事的过程,因彼此间的共鸣和互动重新找回自己的记忆和定位。重拾话语权的同时,也参与到了集体记忆的重新书写。
甜美的“偏见”:
不是正确答案,却是真实的我
爆红之前,“甜心教主”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
在那个酷有萧亚轩、唱跳有蔡依林的时代,王心凌出道之初“灰姑娘”般倔强的形象并不讨喜。直到《爱你》出现——穿着高中生服装的王心凌在镜头前轻快地跳起舞,独特嗓音配合恰到好处的微笑,她很快成为了青春与甜美的代名词。
图片
(《爱你》MV截图)
随着一首首甜度相似,风格却愈发低幼的歌曲发行,有人开始说:“你不可能当一辈子的‘甜心教主’吧?”
“甜美”是她的标志,却也被认为是她的“束缚”。而后随着陷入几段爱情风波,不仅仅演出受影响,各大媒体和网友也开始为王心凌的事业“唱衰”,认为她“不可能再翻红”。
在事业低潮期,王心凌试过性感风造型、苦情歌等多种风格,但这些尝试往往又被当作她难以逃脱出“甜美”标签的又一证据。
在被认为不可能翻红的日子里,王心凌因为在社交平台发布一张旅游照被称为“度假天后”,关于甜美之外的尝试被称为“转型失败”。
不管是曾经被质疑是“没内涵”的甜歌,还是被嘲讽一辈子的“少女甜”,被忽视的问题在于:甜美或许不是艺人永远的“正确答案”,却可能是她的独有色彩。
的确,无数人在转型之后收获了好评。她们成为了风格化、独立、有特色的女性代言人。但也许,甜美也不等同于低幼,当经历过爆红、低潮和流言蜚语,仍能保持乐观与微笑的坚持,又何尝不是一种女性之美?
这一次,面对同样的疑问,王心凌给出的答案是:“到了80岁被叫甜心奶奶,也不错。”
图片
(《乘风破浪》采访截图)
而当人们回头,在追求个性与酷拽之中再次看见这份自然不做作的“甜”,也更愿意坦然接受曾经认为“幼稚”的甜美。
越来越多人开始追求被尊重的“成熟”,而不是符合“标准”的成熟。即使年岁增长,也可以拥有追求新鲜与甜美的热情。因为年龄从来不是定义审美的标准答案。
“考古潮”风靡:
不只是时代滤镜
不过,“回忆杀”之外,翻红的原因恐怕不仅仅是时代滤镜。
B站的港风美人、当年的美男子等主题的剪辑视频从不缺播放量,盘点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星的文章也年年都有。集体怀旧的风潮下,有人说:“当下的日子乏味到全靠过去硬撑了,听千禧年的音乐,看九十年代的电影,读20世纪的书,和八年前的老友聊天,想三五年前的事儿。总之,是没法活在这种当下的。”
图片
追忆过去的背后,或许只是一种对于过往流行文化的向往,因为个体的我们正是在那些或集体、或私人的真实记忆中被塑造起来的。身处疫情“围城”,新的流行创造被局限,工业化造星模式成熟却也雷同,因此,看见这些从时光中走来的人和事,才更会有“有朋自远方来”的惊喜。
周杰伦的重映演唱会上,身处各地的歌迷得以共同建构起一次属于社交媒体时代的集体记忆,没有大声喊出的尖叫、也没有共同举起的灯牌,但言语的参与,或许已经是今天能做到的最佳陪伴。
在“寻回过去”背后,隐藏着的则是面向未来的期待。一时的热度之后,实力再次成为国民度考验的标准。
也许热搜、营销和数据仍是当下判断“红不红”的重要标准,但这不能成为唯一的标准。当数据超过作品本身成为判断的唯一依据,难免会陷于“圈地自萌”中,却难以服众。
当过去的艺人再次走入我们的视线,人们想起的不仅仅是这个人,更是他(她)背后丰富的代表作和可被证实的实力。这份欣赏出于美貌,更出于对于他们能力的肯定。
构建线上的记忆空间的路上,能够持续走下来的不会只有“回忆杀”,留下来的人会在时空的交错中,创造出真正属于当下的文化。
(知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