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日课:不聪不明,不瞽不聋,高人并不总要明察秋毫(《安石留白随笔》20191001)

图片发自简书App


        慎子曾经说过:不聪不明,不能为王;不瞽不聋,不能为公。海与山争水,海必得之。

                  ——《慎子·逸文》节选

意思是:不聪明的,做不了君王;不瞎不聋,不能当好公公。海和山一起来争水,海必然会得到水,因为海处在低位。比喻人谦虚就会受益。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安石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待不同的人才要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过于精明,过于自信都不好。高人之所以为高人,就在于他们懂得什么时候该怎么把握,该精明的时候不能糊涂,该装糊涂的时候,不能过于精明,其实这些都是建立在高度自信的基础上的。

慎子的这段话,强调了做国君的人应该具备的条件:必须有头脑,有才智,才能处理好国家大事;而做公公的,最好装聋做瞎子,假装看不见,听不见,这样才能搞好家庭关系,解决好两代人之间的矛盾。这也就是说,对于君王和公公,标准是不一样的,要按照角色定位量材而用,各取所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时候,我们最盼望的是过年过节。一到过年过节,总有许多好吃的。而年节里的每一样东西似乎总比寻常更有味。 ...
    榆杨林主人阅读 566评论 0 2
  • 如何正确对待管理? 管理的实质,是人们为了完成一定的目标所采用的手段。 管理不是目的,不能为了管理而管理。 管理是...
    晴天三号阅读 178评论 0 0
  • 越来越觉得,人们有些误解了“时间”。 误解1:因为以前怎样,那以后就得怎样。 这是个思维逻辑问题。时间是前后顺序,...
    鹤一张阅读 26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