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之下,万物生辉,我却想谈论一下死亡。经历过亲人的离世,对死亡不免拥有特别的怀想。
在一个温暖的白天或者黑夜,人呱呱坠地,开始了新的生命,万物在婴儿的眼里都是新奇,他探索世界,感受亲人的呵护与爱.。他感知世界,思考生命,仿佛是一个天生的哲学家,体验着过去与未来相互之间衔接的奥秘。
人逐渐成长,迷失在功利的角逐中,他开始质疑人生,质疑存在的意义。叛逆仿佛是一壶置人于清醒的酒,青春的叛逆意味着寻求自我,寻求那个出生之前于冥冥之中的灵魂。这个灵魂存在于道之中。圣经云: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就是掌管宇宙运行的至高智慧。人从那至高智慧中而来,因此人是万物之灵,仿佛是坠落凡间的天使。
人至中年,彻底远离了来时的那条路,真正进入世俗的生活。仿佛他原本生活在这里,永远不会离开。然而衰老悄悄随之而来,死亡如盗贼一般不期而至。人不得不开始思考死亡究竟是什么,人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又是什么。
生与死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人们越是思考死亡,对于死亡的恐惧就越深。死亡在活人中间是一个不吉的象征。然而,是人,终究难逃一死。
纵观古今中外,无论是宗教,还是哲学,对于死后命运的注解,都提倡善的意义。善就是智慧。他统掌世界万物,使万物更新交替时,宇宙和谐运行。倘若宇宙没有这善的智慧,呈现在你我眼前的大千世界何以如此美好。
佛教认为人死后要经历六道轮回,(天道、人间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根据人生前的行为好坏进入到不同境界,毫无疑问积善行德的人肯定会进入光明自在之境地的天道,而行不义者要经历地狱之黑暗的轮回之路。此教义的根本目的就是旨在教育芸芸众生做一个好人,免得进入三恶之道而下十八层地狱。
但丁在他的《神曲》中描写了他亲自游历天堂、炼狱、地狱的情景。作为一个基督徒,他领受神的启示与允许,进入至高无上的美妙天堂、赎罪补过的炼狱和硫磺焚烧的火海地狱。
“推动宇宙中一切的那位的光荣,渗透到某个部分,并在其中放射光明,不同的部分承受的多少也各不相同。我已在得到他的光辉照耀最多的那重天上,……”
“为了航行在较为平静的水面,我的才华之后扬起风帆,它把惊涛骇浪撇在自己的后边,我将把这第二境界吟诵讴歌,在哪里人的灵魂涤净罪过,求得上升天堂的资格……”
“我走过我们人生的一半旅程,却又步入一片幽暗的森林,这是因为我迷失了正确的路径。啊!这森林是多么原始,多么险恶,多么举步维艰……”
无神论者认为人死如灯灭,灵魂的善恶不能左右人死后的命运。然而,他们制定的法律却是根据人心中的“良知”来制定。总有一个统一的规则能够使万民顺服,这就是“良知”的力量。而这个如此统一的“良知”来自何方?我认为这正是上天的善对人冥冥之中的启示。善之中,万物生长,自然和谐,宇宙安康。人若不遵守人间的律法,依然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种惩罚之于死后的命运,只是提前惩罚罢了。
苏格拉底说:一切的善恶均源自于人的灵魂。认识你自己,认识灵魂中的恶,涤除它们。好让身心获得平静与安宁,善是智慧与德性,善良的灵魂与天道合一,灵魂一旦获得了独立,摆脱了阻扰人进入“道”的障碍,它便向着光明勇往直前。
生与死之间息息相关,好像连体的命运,又仿佛是生在为死后的生命做准备。当中国的清明节和西方的诸圣节(万圣节)纪念已逝的亲友,人们会想,那些离开的人究竟去了哪里?他们曾经存在,如今荡然无存,仿佛从未出现过在这个世界上。他们留给活人记忆,以此用一种虚幻的方式证明他们曾经真的存在。
生命将去往何方?活着的人问。总有一天,我们也要追随逝者的足迹,踏上那未知的旅程。那时,我们将该如何给自己一个满意的交代?
春光之下,我的亲人已经离世,哀叹与哭泣随时光的远去渐隐消散。而相逢的道路,就在那不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