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独处时,我在想什么。
一直以来,我似乎都是一个人。
一个人走路,一个人上班,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逛街,一个人旅游,一个人坐火车,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从这个车站奔赴下一个车站。青春期时我会想这样真不好,我想有很多热闹,我想有很多朋友,我想以后应该嫁个大家族,男女老少齐齐整整,就连一顿饭都能吃一个小时那种。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忽然发现自己其实很享受这种一个人的生活,然后她有新的名字叫做“独处”。我想,如果我能和自己安然相处,就更不会害怕与其他人的关系了。和而不同,和谐共生。
当我独处时,我在想什么。
这个问题简直是问中之问。连续四五年,每个周末下午我都会去图书馆借书。我看书很快,先在图书馆找喜欢的书,能两三个小时看完的,我就在那迅速看完;然后再找两本比较厚的书,这样这一周我就有可以看的了。一般坐车时,工作的休息时间,睡觉前,我会看上十几页。当我合上书时,就感觉心中又有一个世界与当下平行而行,我感觉还有一个我,在不可知的地方生活着。
当我独处时,我的思维非常活跃。看一本书,读某一句话有了感悟,我会迅速记在手机备忘录里;有时会默默想一些哲学问题,或者思考最近我是进步还是倒退了,接下来应该怎样做计划。有时我心中像是有另外一个我,我们俩对话,聊天,或者彼此默默注视。我是如此天真,又如此成熟;我是如此聪慧,又如此愚钝。乐观是我,悲观也是我,阳光是我,忧郁也是我,我活在文字堆砌的世界中,我是一个又一个故事的角色。
孩子吗?我貌似不像世人所说的“母爱伟大”,我更偏向于让他自己成长,拥有自己的想法比齐刷刷长成统一的思想更有价值。我不喜欢把“伟大”这个词赋予生育后的女性。做母亲是一种选择,不是一种必须。当我读了波伏娃及莎乐美以后,就更加认为世上没有固定统一的生活方式,大方向不错,自我认定价值,为自己赋能。
把精力投入到孩子的生命中,他会有负担有压力,因为孩子有孩子的路,我却是不可多得的女性。我读书,看世界,做饭,打扮,摄影,健身,化妆,工作,娱乐。。。统统是为了丰富我自己。伟大这个词么,对于我和孩子来说,千万别绑架我们。只要别学坏,他可以不乖。
我乐意独处,是因为真的喜欢不被任何人打扰的自我相处。我乐意一个人吗?这问题倒是需要考虑一下,毕竟人是群居动物,失去社交就失去了生活中额外的乐趣。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其实都挺重要的。
所以,人要珍惜自己的表达欲,珍惜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及时记录其实就是一种梳理,梳理思维,梳理生活,让你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自我。我认为,人这一生,探索自我,找到自我,认识自我,时时自我关照,才是最重要的事。不然,世界对你来说只是一团混沌,时间对你说只是一把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