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讲到论语第四篇,是最重要的一篇,这篇的问题很大。,
首先谈第四篇的题目《里仁》,过去对里仁的一般解释,里就是乡里之里,也就是住的地方,照过去的传统,一般三家村学究们解释里仁的意思,就说孔子的意思是如果买房子,或租房子,应选择仁里,换句话说,要住到好人堆里去,如果真是这个意思,那么坏人堆里没人住了吗?而且哪一个地方才是好人堆?哪个地方是坏人堆呢?台北市有仁爱路,那么除了仁爱路,没地方可住了,所以三家村学究们的解释是大有问题的。
这个里字应该作为动词看,当然也指居住的地方,但是居住的地方,有处的意思,居住处在古文中,有时是指站或坐在那里,是动词,我们读春秋战国时代的书,经常看到居单独一个字,我们古代没有桌子,没有椅子,日本人的榻榻米是我们中国去的,由秦汉到魏都还是席地而坐,魏晋以后才从西域传进椅子来,唐代 以前我们看到一句话,据胡床而坐。胡床就是椅子的 初形,从西域过来的,我们中国文化许多名词有胡字,如胡椒,一看就知道这样东西 是外来的 ,不是胡就是番,番茄就是外国来的,后来又加上洋,如脚踏车是外国来的,四川人叫洋马,甚至如病名,洋梅疮也是外国人传来的,在明代以前,我国的医学典籍上,没有看过这个病,可见这是从外国传过来的,而且开始由广东方面上岸的,所以又称作广疮。
我们知道了这些道理,就了解居、里的的意义就i是自处,里仁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如何处在仁的境界。处事,处人,尤其是自处,都要有自外之道。再明白点讲,什么叫里仁,就是我们随时要把修养,精神放在仁的境界。
现在讨论仁,说到仁孝,孔子学问的中心来了。头大的问题来了,上面三篇中i,第一篇学而时习之,学的是什么?学的是仁,仁是什么?两千年以来,莫衷一是,这真是一个大问题。
最近,有位立法委员提出一盘质询,就谈这个仁字,前一个礼拜他把这个质询给我看,问我的意见,我说无可奉告,因为他已经提出来了,我们又何必再做讨论?不过我认为仁字的确很难读,我这样说也就是微言大义的精神吧。我们现在讨论到这里,全部的论语中心谈仁,仁是什么,过去有几种解释法,最有名 的是博爱之谓仁,许多人谈到仁的意义,都会这样答复,而且以肯定的语气说,这是孔子的意思,其实错了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也不是孟子说的,孔家店的两大股东孔孟都没有说过,这是孔家店的伙计,唐朝的 韩愈说的,在唐代大家也讨论什么是仁的问题,而韩愈下的定义,博爱叫做仁,后世也讹传讹,就认为这是儒家思想了。这也是有问题的,韩愈为什么会下这个定义,虽然称他是文起八代之衰,他的定义不一定也是起八代之衰的。真理是不能用名气压住人的。韩愈的思想,并不都是孔孟的思想,他是研究墨子的专家,墨子的思想就是兼爱,大家现在忘记了韩愈是研究墨子的专家,所以他把墨子的 思想融汇到儒家思想中去,把兼爱换一个字为博爱,等于把长袍脱掉穿上西装而已。后世不明真理,就以为博爱之谓仁是儒家思想的解释,我们并不一定说韩愈这个定义下的不对。我们的态度要客观,真理只有一个。我们拿哲学观点来说,宇宙玩有的那个最原始的东西,哲学家说他是本体,西方的宗教家叫他作上帝,印度人叫佛叫如来,中国人叫道。名称不同而所指的是同一个东西。等于馒头和面包,名称不同,一样是用面做成,可以吃饱的东西。所以我们不要被某一名词捆住,各个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
其次,汉代以来一直到唐代,对仁的理解,漫无限制。古代书上不管说什么,都仁呀仁呀,的大谈仁义之道。孔子讲仁,孟子讲义,最后连起来就是仁义,仁义即孔孟,孔孟即仁义。如果我们做八股文就这样大作文章了,仁义者,孔孟之说也,孔孟之说者,仁义之道也。。。。。这篇文章通了,实际说了半天,如果以逻辑来批评,只有八个字,陈言颠倒,不知所云,等于清代乾隆年间才子纪晓岚批评文章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学生拿一篇文章请他看,他引用了两句古诗作评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说这个学生的文章不知所云,越说越远了。所以汉唐以来一般学者讲孔子之仁的 ,都可借用纪晓岚这个批评,也是不知所云,越说越远了。那时的学者,讨论这个仁字的文章,有多达一百万字的,这样一个字会扯得那么多,孔子何尝有这个本意,所以我常说,老子写了五千言,后世解释老子的文章,古今中外累计起来,有几千万字,到目前为止,外文翻译有好几十种老子之多,如果老子知道了会把大牙都笑掉,大家讲了半天,是不是老子原来的思想呢?张先生讲的张老子,刘先生讲的刘老子,谁的老子才是真的老子。
到了宋代的理学家,自认为继孔孟之心传,孔子传心法与曾子,作了大学这篇书,曾子传心法与孟子,孟子以后失传了。宋代理学家自认为又得了这个心传秘籍。中间事隔千百年,不知道宋代理学家们在哪里拿到这个秘诀的 ,其实他们把佛家,到家的 东西挖了来,然后还要骂佛家,道家,所以宋代理学家的学问态度有点不对劲,这种做法实在不太高明。其次,他们拿心性,哲学的道理解释仁说,仁者核之心也,如核桃的仁,杏仁,。同时他们又加上佛家的思想,认为万物的 果实,都是阴阳两瓣,中间空心的,所以仁便是道体的心空境界。
宋儒另一种解释,他们说医书上麻木就叫不仁,可见仁 是讲心的知觉性的,这样以来,他们暴漏了身份,这完全是佛家的话,不过硬将光头和尚拉来戴上孔子的帽子。
在唐代以后讲孔孟的心法,而传承孔孟之心法者,就是这些宋儒理学家。
汉唐之学讲仁,到底讲什么呢?我们勉强可以说他们讲用,宋儒讲的 仁,则扯到哲学里讲体。我们讲了他们的缺点,也该说他们的好处,宋代及汉唐的儒家,各有所长,汉唐以来的儒家,了解孔子心法仁的用,宋儒借用佛道两家之学,了解孔子心法仁的体,他们都有划时代的创建,但每家都有不同的孔子。
讲到体用,我们要顺便提一下,拿中国唐代以后佛学原理来说,万物只有三个原则,体相用,如这茶杯,玻璃为体,相就是他的形状,用就是他的功用,就是可以盛液体的东西,抽象的思想,也是一样,譬如我们现在讲的,以孔子的论语思想为体,相就是论语二十篇,我们来研究,解释,用是了解孔子以后,才知反对孔子错在何处,又该怎样去弘扬中国文化,其用就在此。
汉唐儒者对于仁都讲用,而孔子当时讲仁,也多半是针对那个时代讲用,宋儒扯到哲学里讲仁的体,从现象来探究体,不能说在见解上没有一点进步,但可惜的也只是各执一端,闭户称王而已。
了解这些资料以后,再回转看这个仁,仁是什么?中国古代仁就是这样写,人两足走路旁加二,为什么不就旁边加个一?二人是两人,就是人与人之间,有我就有你,有你我就有他,有你我他就i有社会,一个人没有问题,有两个人就发生了怎样相处,怎样相爱,怎样互助的问题,就是仁,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故事。这是文学上的解释。现在归纳起来。
第一,题目的里仁,自处于仁,里仁象征了学问的中心在如何自处,自心是体,处于人之间就是相和用了。相就是人的 行为,用就是发挥作用,所谓自处就是自立,所谓处人就是立人,佛家的所谓菩萨之道,自立立人就是菩萨,这是梵文菩提萨陲的译音,译成中文简称菩萨,等于中文的圣贤,名称不同而已,自处处人,就是仁的体用。
第二,本篇孔子就讲到吾道一以贯之,换句话说,就是体用一贯,有体有用,所以说仁是行为,只讲用不讲体,不讲内心修养,也错了,如果像另一派的宋儒所说,仁就是那里静坐,养性谈心为仁,不讲究用,不能救世救人,不能立己立人,也错了,应该体用一贯。
第三,在第七述而里有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 仁,游于艺,这四点是孔子讲学问的中心纲要,这也是他一贯的道理,但在颜渊篇中却提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彻底语,这些资料,我们要先了解,以后再研究这篇的本身,最后把结论沟通起来,大家就可以豁然贯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