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世界历史的人一定还记得,在十五世纪的英国,曾经发生过一个历史事件:一批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地主,利用手中的权力,通过暴力,强行从农民手中抢得大量土地,然后圈起来,变为自己的领地,强迫农民为他们劳动,以攫取资本利益。这就是著名的"圈地运动”。
历史发现到今天,一些利益熏心、丧失公德的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又搞起了新的"圈地运动"。把本不属于自己的公用场所,用铁丝或者绳子圈起来,种上白菜、萝卜、蒜苗等供自己享用的蔬菜。这种做法虽说不像当年欧洲的地主阶级,危害性也不大,但缺乏基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侵害了广大群众的亲身利益。
现如今,这些现象在城市一些小区依然存在。
我居住在城乡结合部一个小区。这是一个上世纪九十年代单位为职工谋福利而建造的,面积约三个足球场那么大,有近三十栋楼,一千余户常住居民。其中近一半住户是从农村搬迁过来的。这些农民朋友(也包括个别市民)从进驻小区,看到楼前待开发的所谓空地,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你抢我夺,开始了"圈地运动",把这片等待规划的净土糟蹋的体无完肤,伤痕累累,东一块,西一块,完全当成了老家的自留地(说明一点:我没有丝毫要贬低农民的意思)。又是拔草,又是浇水、施肥,那股勤劳劲,真是劳动人民特有的。有的因圈地不公,还发生打斗现象。起初只是单一的种些菜,现在富裕了,买了车,有的人就把菜地铺上水泥,改成了私家车位。
冬去春来,蔬菜收了一季又一季。"圈地"里的菜依然如《小白杨》般"根儿深,杆儿壮,叶儿肥,果儿密"。
让我感到幸运的是,幸亏小区没有公用厕所,不然的话,菜地里不知要施多少"无公害牌"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