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笔记---整理日常的闲索

2017.8.27

同在的趋向性即是彼此关联的协调性限制化各自有效的有限持有性承载化范畴的完整——

意识的自主性在于我么能够控制的自律化担待而不在于放纵的无限性本能化反应。

修为即善,在于我么超越本体/个体的盲目性执有的偏颇和任意性自以为是的推诿转嫁的心安理得之贪婪和无知的轻浮。

生命当在于可促成的沉潜之彼此和谐化独立自主的完善。

一念苍生,善即自在。

自律和宽宥给予彼此广泛的外在化承载的延续性有效。

2012.5.17

人是向着精彩而积极的活着。

是对于有限的反抗和无限的向往,意义的体现正在于有涯思无涯,殆矣。然而过程是属于我们真实的拥有,体验是自我感受的拥有,是接触,是摩擦,是彼此的渗透。物我,主客间的到达,既而才获得一种满足的舒适。

而这正是我们避祸趋福的倾向,是关于个人的一种证实,物的反映是“我”的存在之实在。

思想即我的“自我”与“本我”间的交流,彼此之到达,是问答,是互换。你成因我为果,你求是我证非,而后又高度统一于我的思想行为。

判断是后续的“是”——肯定与否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