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9.26
“知”是我知参与的概念化关照的物理性情愫的集中体验式作为,过程及其效用和效用满足的自在状态,在于我们能够给予的彼此同在化受用的可持有性意识承载。
善即关系的恰当反应,在于积极融合的普遍性传承化的生命动态把握,是印象内在独立之协调的物化之外的自主作为的认同性的秩序范畴所在。
诗性即我之关切的自然性无差别化展开的丰富性同有化可能的自主介入,是不断给予的自由化状态执着的物性超越化担待的情之自律,亦即是抉择的意向化美之舒缓的节奏性阶段化触及。
是对于有限的肯定同时又给到无限可能以作为的弥补性多样化有效的自主作为满足。
亦即是一种自由化状态的有限达成,
当还在于本我之自律的约束性有限化实在之作为的必要性承担。
约德以行,在于我们慎独的外延化自主意识的持有性引导。
自律即知有限的自足,同时又给予可作为的促成性积极把握。
如此构成我们至简的不累形于物化外化干扰的内心静笃之纯净的平和之喜乐化的自在处境。
2012.4.23
缺少阅读是自我无知的心灵放逐,是不断地自我背弃,是神的褪化,是我们情性的膨胀进而止步满足于物质外化的拥有——感官机能的超快感,而非心性之我见的澄明。
我们本该去走向自我的真实,然而我们却迷失在了自我的“方便”之路上,太多的“外在”使用不断地蚕食着我们本有的能力,褪化是衰落衰弱的表现,是依赖的倍化,同时有事濒临消亡的恶性循环。
善假于物,但又不能累形于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拥有纯净的心灵感应来引导(指引)我们如何做出正确选择。
文明,当它被刻录在记忆存储系统里,它就已经打开了我们的另一重探寻之门,是从文明中找寻我们的归属,去拥抱属于我们每一个生命体所共同依存的世界家园,去热爱去帮助去改善。
秩序,我们谨守的规律就是促成我们彼此无间的友善相融相生。
是和谐,是相通,是没有任何“色差”的正视正觉,是无上的一种礼遇。
唯赞美是人类纯真的热爱,是化解不被理解不理解的纷争。
是不再偏执于个人的自私拥有占有,而广泛的施与、帮助。
“仁”者是彼此的尊重于理解,是和善是包容,是永恒的传递,是最强音符启迪我们不断地开拓进取,进而到达自我的祥和宁静,归于平静的实在。是参与,是走向,是把握,是坚守。
守望心灵的灯塔,指引我们归航回到原本的真实和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