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本来计划找一点「写作」的热点和爆款来抄一抄的。
毕竟,昨天写了嘛,「天下文章一大抄,谁不抄谁是大傻冒」。
不是我说的,鲁迅说的。
鲁迅:我可没说过!不过出门左拐,韩愈老师有说过类似的。
开个玩笑,缓解一下尴尬的气氛!
结果,今天的「看一看」的热点栏,全部被神仙姐姐霸屏了。
卧槽,此都不叫热点的话,那什么还能叫热点?
OH,My God!写她,写她,写她!!
呵呵,咱们今天不全写热播电视剧《玫瑰的故事》。既然是与写作相关,咱们就写写小说《玫瑰的故事》(以下简称《玫瑰》,不是周星驰「国产零零漆」里的玫瑰)和《玫瑰》作者的一些故事。
《玫瑰》是一篇长篇小说,由当代作家亦舒在1981年创作。岁月如梭,距今也有43年了(和我的年纪相仿)。
1
说起作者亦舒,原名叫倪亦舒,她的哥哥就是大名鼎鼎的小说家倪匡。
倪匡和金庸、黄霑、蔡澜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倪匡曾经帮金庸代写过《天龙八部》,阿朱的妹妹阿紫的眼睛就是倪匡弄瞎的。
B:不应该是丁春秋吗?
是倪匡借助丁春秋的手把阿紫的眼睛弄瞎了,这样总成了吧?
B:那游坦之在哪里?阿紫眼睛瞎了,他也不来。
游坦之在……等等,别跟我胡搅蛮缠,说正事。
倪匡又叫倪亦明。那么,亦舒和亦明的关系就很明显了。
B:这还要你说?
2
据说,舒阿姨(叫奶奶有点大了,阿姨正好)小时候天赋异禀,记忆力惊人。不需要很用功也能把书读得很好。因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被罚站,气愤之下背诵整本课本。
你看,我们普通人一气之下摔桌子砸书本的,学霸一气之下背诵整本书。
之后的舒阿姨开化了,变得酷爱文艺,崇拜哥哥倪匡和他哥哥的好友金庸、古龙等,并深受他们的影响(和金庸亦师亦友)。
而且,舒阿姨年轻的时候可是个大美女哦。
她14岁开始写作,在娱乐八卦杂志《西点》上刊登第一篇小说,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所以说,人出名要趁早。人家14岁就能写小说,我40+才开始写作(还是狗屁不通的),差距可不是一般大。
这都正常,咱们就是普通人,而且就她这个记忆力,我们只能有羡慕、嫉妒。
舒阿姨真可谓是文坛劳模,写了300多部作品,现今仍然活跃在大众视野。并且她的小说,有很多被改编为影视作品。
比如最近比较火的《承欢纪》、《我的前半生》、《流金岁月》,还有经典的1986《玫瑰的故事》(周润发、张曼玉),1987《朝花夕拾》(夏文汐、方中信),1988《流金岁月》(周钟楚红、张曼玉)等。
《玫瑰的故事》、《流金岁月》、《喜宝》是被再次搬上银幕的,可见舒阿姨的IP有多吃香。
3
回到《玫瑰》。
原来,张曼玉也演过女主。
原著中,女主的名字叫黄玫瑰。
张曼玉版的也叫黄玫瑰,而刘亦菲版的叫黄亦玫。
新版的和原著设定有点不一样,难道是专门为刘亦菲量身定做的?
不过不重要。可能,电视剧中也有叫她「玫瑰」或者外号叫「玫瑰」的吧。
就凭刘亦菲的长相,怎么都能联想到「玫瑰」,也就不过多解释。
据说,刘亦菲的美貌完全忠实于原著,并且玫瑰也是美丽的代名词。
《玫瑰》书中是这么描述黄玫瑰的:
玫瑰三岁大的时候,已是一个小小的美人胚子,连母亲也讶异不已,因为一家人都不过中人之姿,这样的水婴儿实在是意外之喜。
玫瑰不但长得好看,而且能说会道,讨人喜欢,考幼儿园的时候,无往不利,老师摸着她漆黑乌亮的头发,怜爱地说:“这个小小的黄玫瑰,将来是要当香港小姐的。”
她的生活毫无挫折。
后来,当然,她长大了,漂亮与不漂亮的孩子,同样是要长大的。
玫瑰出落得如此美丽,蔷薇色皮肤,圆眼睛,左边脸颊上一颗蓝痣,长腿,结实的胸脯,并且非常的活泼开朗。
黄玫瑰不仅人美丽,还很聪明,就读名校。平时很少看课本,考试前一夜熬夜复习,年年考第一。
这不就是一个妥妥的学霸嘛!连她母亲都怀疑名校是不是有问题,水平太低?
怎么看,这个黄玫瑰本「瑰」,不就是舒阿姨本「姨」嘛!
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作者把自己映射进去的情况也是很常见的。
而且,舒阿姨当年用过「玫瑰」、「梅肝」、「络绎」、「陆国」等笔名,足见玫瑰就是她自己啦。
会不会担心,38年前张曼玉演绎的文艺经典对刘亦菲有压力?
其实,两者内核已经完全不同了。
舒阿姨写小说《玫瑰》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候自由恋爱才渐渐被主流大众认可。1986年就拍成电影,并成功获得香港文艺类影片的票房冠军。
但,那个时候的「恋爱脑」观念在现在已经不大适用。现今社会,爱情已经不是主旋律,独立女性、爱自己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如果再用老一套的内核,可能观众不会买账。
对于改编,舒阿姨并没有疑义,并不会像一些小说作者要坚持符合原著,如果不符合可能就会不开心。比如金老爷子对当年83版的《射雕英雄传》也是嗤之以鼻。但没办法,谁叫这版虽然改动得面目全非,但却是最成功的一版(我个人觉得2003李亚鹏版的才是最符合《射雕英雄传》原著的,只是周迅黄蓉的声音太难听)。
古装历史武侠剧,作者是需要有一些执念的。
但对于《玫瑰》这样的现代小说,改一改更健康。
属于旧瓶装新酒式修改的。很显然,这样的改动很成功(火了嘛)。
《我的前半生》同样也是和原著的年代距离太久远,不改动一下很难引起现下人们的共鸣。
不得不说,刘亦菲饰演的黄玫瑰也好或黄亦玫也罢,就和玫瑰花一样,看着极美却浑身带刺。她美得有个性,有骨气,不卑微不傲慢,拿得起放得下。她魅力四射,不只是因为长得漂亮,更多的是因为她内心散发的光芒。
4
好的影视剧大多来自成功的写作,咱们也是写作人,听听舒阿姨说写作。
①文章应写得「浅白」。
「浅白」,即通俗易懂。
当年舒阿姨在《明报》工作,感到最幸运的是金庸金老爷子手把手教她写作,她说:「写文章应该尽量写得浅白,改十次也要改得它最浅白、最易懂。当年金庸是这样教我们的。」
②写作是一个「快乐的职业」。
舒阿姨说:
写稿真是快乐的职业,简直是无本生利的玩意儿。稿纸是二哥(倪匡)给的,原子笔是细佬(弟弟)剩下的,虽然有逼着要写,不写会脱稿的时候,不错有点痛苦,但是大致来讲,总比其他女性职业好得多了。
③写作比较「自由」。
舒阿姨说:
要办公,朝九晚五,一等一讨厌的换衣服,每日要上写字楼,往哪儿去找这么多的衣服来换?尤其是某些特别讨厌的波士,限定女职员要穿旗袍,又不去打听打听现在单旗袍缝工多少钱一件,他给的薪水,够不够缝三件。
穿旗袍斯文,漂亮,谁不晓得?一件旗袍好的料子,好的工钱,足足需要红底数张才换得回来,又是晓不晓得,现在写字楼的女职员普通薪水有多少钱一个月?况且还得做头发,修指甲,穿丝袜,高跟鞋,化妆品……一大堆下来,恐怕父母还得贴钱给女儿去上班。
办工还得受气,上司或是老板,甚至于同事,都是无恶不作,以大压小的。人家给了三五百块,每日便得风雨不改的去报到,挤巴士,通电车,都是阁下自理,反正迟到便是不对,便有脸色看。
写稿便是没有这种讨厌的地方。在家自由自在,穿睡衣,披头散发,赤脚都可以,而且可以写写停停,到处溜溜,调杯红茶喝了再写也未迟,其中妙不可言,故此一见到有什么想像力丰富的女孩子,使劝她写稿,游说她不要打写字楼工。
写稿甚至可以写得十日十夜不出门,亦可以十日十夜不写,玩个饱再讲。普通的稿费虽然不高,但维持个人的零用,如果不是太侈奢的话,也应该够了。打字速记一类工作,实在是越来越乏味了。
④写作的状态能保持「身体健康」。
舒阿姨说,打工上班「不贫血,不生病者,几稀矣。常听人说都市女性健康不佳,面色苍白,便是这个意思」。
不过,人家舒阿姨是有资本的——哥哥是大文豪倪匡,老师是金庸,而且家境不错,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来生活。作为我们普通人,还是要权衡一下写作对自己是否有利。不过,利肯定是有的。
辛苦你看到这里!!!
向大家交个底:
①我没看过小说《玫瑰的故事》(正准备看),电视剧和电影也都没看过(有机会看,不过已经和老婆推荐这部了,相信我会耳濡目染一些)。
②追热点真累,写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很慢,还不知道这个热点是否和风一样飘走了。
不过,我有擅长吗?
权当自己大致了解了一下,小说、电视剧的背景和当下的一些观点吧。
毕竟,输入输出很重要。至少我学到了——倪匡和亦舒是亲兄妹,金庸和亦舒有师徒关系,文化气息是会被传染的,你看完就不用去找资料了。
当然,你可以对我写的持怀疑态度,「这写的都是什么玩意儿,我要自己去查」。那么我也做到了引起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吧。即便你回来跟我说「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我也很是开心。
俗称,交流到位了,人就进步了。
共勉!
02 读半小时书,盖上书本输出
(2024.6.10)
继续阅读米国的丹麦人马丁·林斯特龙写的《痛点》。
咱们继续上一篇,《赛马、立领和宗教对本土啤酒产业的拯救》。
前面两个——赛马、立领在上一篇已经输出过了,本次,主要输出宗教对「群体归属」感的体现。
当然,最终的主语还是要落在「啤酒」,俗称马尿的东西上。
①宗教。是一个神奇的东西,之前在西奥迪尼的《影响力》文中也对宗教进行了描述,叫「社会认同原理」,尽管大家对宗教的内容缺乏事实依据有清醒的认识,不过还是有新生力量源源不断地加入。
「社会认同」和「群体归属」本质上是一个东西。做一件事,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会模仿别人的行为。
宗教有10大属性(感觉记不住)仪式感、说教、符合某种程序、符号、神秘感、封闭、布道福音、对手压迫感、高级感……有强烈的「群体归属」属性。
②宗教信仰在降低。说最近几十年,加入宗教的人数在逐年减少。由于现代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兴趣的转移。电子产品诸如苹果,有着封闭的生态系统,多多少少借鉴了宗教的几个属性。让使用的人有了「群体归属」。
③怎么做?
回到拯救啤酒这件事上。作者通过利用巴西本地的里约人的热情、随性和自由奔放的民族特点,同时利用上述的「赛马」、「立领」等多重感知增强它们的效果。
回顾一下,「赛马」说的是,人们只对他的崇拜者感兴趣;「立领」指的是「群体归属」。
那么里约人的特质,印证了巴西人对崇拜者的兴趣。和「群体归属」相结合也就更加能调动巴西人对啤酒的热情了。
说实话,信息量很大,具体怎么做到的记不住也不得而知。只要记住「群体归属」关键词就可以。
同样,写作内容也要有「群体归属」。要思考,为哪一类人群写作。
今天的输出就到这里,高速路上,身为副驾需要随时提醒媳妇注意,不要瞌睡。
另,车内音响声音较大,思考受阻。
也就先这样吧!
03 健身(含劈叉)
(2024.6.10)
到家已经快10点,处理一下胖子的猫砂,安抚一下情绪(3天孤独在家,精神有点不正常),也到了半夜12点多。
严格说算是2024.6.11的吧。
①杠铃卧推。(37.5kg)5×5。重量降低一些,胳膊莫名疼痛。再加上放假在老家懈怠了。
慢慢加吧,要循序渐进。主要是,不要受伤。
②劈叉。做了。
这回真的写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