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
你的时间花在哪里,结果就在哪里。所以要好好对待时间。
到这你可能会想到时间管理,做各种计划安排,但有时候计划总是不如人意。明明周末上午 9 点到 11 点想专注学习的,结果倒回去床上躺着拖着,结果中午到了。
就这样不知不觉把时间浪费了,所以,如果不知道过去的时间如何被浪费的,那怎么确定未来的时间会利用得更好呢?
比起管理,记录也许更有效,像理财记账一样,不记录,就不清楚花费情况,下一步也不清楚如何更好地去管理。
要重视时间的价值,也要重视记录的价值。
那么这里先分享一个艾力老师的「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
这个方法的原理是:早上 7 点起床,晚上 12 点睡觉,中间醒着 17 个小时,也就是 34 个半小时,每份时间一枚金币,所以总共就是 34 枚。
每天晚上,算一下金币怎么花的,你就会对自己一天都干了什么、高效与否,一目了然。
那为什么是 7 点起床?8 点行不行?可以,那就是 32 枚金币,毕竟每个人的睡眠需求不一样,这个时长可以根据你个人的情况而定。
那它为什么是半小时为一个单位?因为半小时足够大部分人完成一部分工作。如果一份工作需要 2 小时完成,那就是 4 个 0.5 小时组成。
那有些时间并不是整点开始,那要怎么算?没关系,大概记录就行,不过分在意细节,关键是持续记录。
清楚时间跟金币之间的关系之后,下一步我们了解一下时间金币都有什么分类?
艾力老师把时间分为 5 类,每一类赋予一个颜色标记。
第一类是尽情娱乐的时间,一定要开心地玩、无负罪感地玩的时间,标记为蓝色;
比如说和朋友聚会、去看个电影,甚至是读书也算,这类时间的意义就是让你知道,你每天也有不少开心的时间的。
第二类是休息时间,包括睡觉、小憩,甚至是通勤时间!为什么呢?因为这段时间里,你只是听听音乐,闲散漫步一样,没有奔跑,没有满头大汗,这些时间标记为绿色,让你知道,你今天是否为自己积攒了足够的能量。
第三类是强迫工作的时间,总有些事情“虽然不想但却不得不”做,像不得不去开的会议、不得不去做的工作、不得不去上的大学课程。这里主观性比较强,标记为橙色。
第四类是能产生价值的时间,比如高效的工作、看书、学习等,只要能产生价值的都算,用黄色标记。
第五类是拖延的、没有意义的时间,比如赖床、刷手机等,只要你觉得有拖延、没有意义,那就果断标记为红色吧。
根据你的分类,然后用颜色做标记与区分,统计时候,就可以看清楚自己的时间消费情况。清楚知道自己有意义、有价值、无效的都有哪些情况。
每一天、每一周都可以进行一个反思。
比如你这周都输入了什么,输出了什么,你的时间为什么无效等等。反思有助于进步,避免在同一个地方反复犯错。
那么,如何高效记录你的时间花费呢?
方法一,每晚复盘时候花 5-10 分钟去回想并记录。如果你认真学习、高效工作、开心玩耍了,那么这个时间段你是会记住的,那些记不住的时间,统统都算被浪费掉的时间,因为那些时间里,做的基本上是没有意义的事情,才不会被记住,所以果断标记为“浪费”。
方法二,借助于一些时间记录工具。像这个「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有对应的APP叫「34Coins」(目前安卓市场没有),或者使用其他的,类似「爱时间」、「时间日志」(目前iOS市场没有)。
我个人还是推荐及时记录,因为我不相信我的大脑,有时候会欺骗我。但倒也不是每分每秒去记录,记录我们的关键事件就好了。
这个方法给我的启发是:
第一点,把时间花费重新分类之后,我的时间记录,不再是通勤只是通勤,不再只是单纯的必要支出的消费,而是随时可变,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放空自己,好好休息缓冲,那就是休息时间,如果是用来听一听书,增长见识,那就变成投资自己的时间。
第二点,重新整理我的消费结构,不是简单地标记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工作,再分析统计的时候又得拆开去算,那现在是每一项就有了定义标准,直观感受。
第三点,对于每个时间的分类和定义,我联想了王潇的五种时间,分别是:生存时间,赚钱时间,好看时间,好玩时间,心流时间。可以更好地结合,但这里就不做展开了。
第四点,是颜色的作用。之前给每项分类标记色彩只是根据个人喜好,现在是赋予色彩标记,能提升统计工作效率。
最后小结一下。
时间就是金钱,记录时间就像记账一样,理财第一步是记账,管理时间的第一步就是记录你的时间花费情况。
记录是为了分析,是为了反思获取进步,为自己的生活增多一抹掌控感,帮助你检视自己。
祝:你的人生经得起检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