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回答了,一个公司怎样能打开市场,怎样经久不衰,怎样能不被竞争者打败,怎样能面对技术浪潮的变革。“整合”在这过程中能产生积极的作用,作者原本是市场运营人员,但由于他们的公司RGM给大公司耐克、味美佳做的产品和运营方案效果非常好,于是他们在整个产品行业有了领头地位。
他们给耐克提供了转型升级的方案,极大的提高了耐克的市场占有率。使耐克转型成为最早做运动数据云端收集的公司,采集数据的功能和微信运动很像。开始情况是这样的,耐克是80喜欢的牌子,对新的一代00、90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之前耐克扩大知名度是靠明星打电视广告,客户很多都是跟着明星走的,只要竞争对手出更高的钱,就可以请走明星,相应的耐克就容易失去那一部分客户。耐克想扩大自己在年轻一代的知名度,就请RGM给出方案,RGM让耐克做手机App和便宜的手环,用来收集用户的跑步信息,买双鞋送App,给没有钱买iPhone的人送手环,再让他们到App平台看自己的数据,养成习惯。这样记录步数也让不喜欢运动的上班族也能看到自己的运动量,都通过用户跟新自己数据,就去耐克的平台,让用户越来越熟悉耐克,让不怎么运动的对耐克熟悉。
还有一个是味佳美,是个做调味品的公司,他们的客户都是中年人,年轻人都不熟悉味佳美,买调味品的次数也不多,但他们也是想打开销量的,也找到RGM,让他们出方案,后面RGM就给他们搞出个信息平台,提取现有的几十种最主要的味觉,然后搭配,然后配上食谱,吸引年轻人来用吗,年轻人就有很多来看食谱的,顺便就看到了味佳美。然后这个做调味品的公司就在做饭的人群里有了知名度。
整合的原则有七个
一、实用的,(不是闭门造车,自顾自的自嗨,像笑来老师说的,要有人需要是刚需,人要多,人们使用频率要多,还有一个忘了)
二、场景为王(关注用户场景服务,而不是广告打扰插入)
三、协同效应 (比如苹果做出ituns,电脑、手机、ipod都能用,用一个闭环服务,完胜索尼他们)
四、重新定义产品,构想价值,要大胆颠覆,必须用新视角,要开放颠覆才能不为惯有视角遮蔽(比如乔布斯说要把电脑做成书一样薄)
五、一个目标,越简单越好传播,用户好记住和使用,减少竞争对手的关注(最好不要有功能叠加,能砍就砍,单独的功能来扩大用户群)
六、用数据做产品(比如一个做生产唱片,光盘的公司,就是靠用户数据转型做的影视剧,纸牌屋,算是比较火爆的,她就是看大众的兴趣,然后综合利用起来的)
7、坚持功能整合,如果预算不够,时间过长,十几年没有收获也没有预算维持下去的话,试着用种种子的方式,专门成立两个比较小的部门,一个整合部门,一个预算部门,等市场份额扩大了,再扩大部门。这是要时间的,耐克花了7年,那个保险用了10年。
我想啊,我们公司或许可以一方面试着发掘数据给客户和用户带来的价值,还有另一方面巩固现有实用的功能。就是怎么思考要不要裁剪一些不怎么总要的功能,从公司的定位出发?和现有客户的类型出发?
什么是重点呢,功能之间的侧重,侧重开发时间还是功能?侧重交互的完美还是只是功能的实现?侧重新功能的开发,还是现有功能的稳定。。。崩溃的是做需求时间不够,要快速反应来确定交互的细节,是选A还是B,还是有更好的方案。可能这个需要清晰的逻辑,知道A和B牵涉的其它功能的后果,下次得把公司的产品再自己梳理,算是学习的练习了,是重后台还是微信还是App,各个功能之前怎么侧重,感觉需要时间整体的了解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