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川菜的普及,无辣不欢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么你知道其实“辣”并不是一种味觉吗?
味觉,主要包括酸、甜、苦、咸、鲜,是通过作用于味觉细胞上的受体蛋白,激活味觉细胞以及相连的神经通路。
而辣的感觉是通过辣椒素等作用于舌头中的痛觉纤维上的受体蛋白而产生的。这条通路同时也是痛觉的传导通路。因此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说辣更类似于痛觉。
不同的化学物质激活受体蛋白,使味觉细胞去极化,之后释放神经递质激活下游的神经通路,从而产生相应的味觉,氢离子-酸,葡萄糖;蔗糖、果糖等-甜;奎宁-苦;钠离子-咸;氨基酸-鲜。
另外的一种在痛觉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受体是TRPA1。TRPV1能被辣椒素等化学物质以及有害的热刺激激活;TRPA1能被芥末等化学物质以及有害的冷刺激激活。当这些TRP通道开放时,阳离子进入细胞,细胞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进而激活痛觉神经通路。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辣是一种通过神经递质传递的痛觉。
当我们吃辣的时候时常伴随着一些“症状”,比如会脸红、出汗、流鼻涕、流眼泪等等,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能感受到辣椒素的感应器同时也是感受温度的受体,当它被激活时会产生近乎触碰沸水般的灼热感,所以我们才会有“又辣又烫”的感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辣”的感觉更像是我们感受到“烫”的幻觉,然后大脑指挥身体做出一系列应激性反应,比如出汗、脸红、流鼻涕、流眼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