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到节日或纪念日,咸妈便朝我要礼物。知道她在戏谑我,工资卡在她那,我哪里有钱买贵重礼物。虽说是戏谑,也还有点“榨”的意思,知道我不抽烟不喝酒,零花钱用不完。
咸妈觊觎我的零花钱,旁敲侧击,用朋友圈里模范丈夫的实例让我羞愧。我再如何淡定也还要些脸面,自感是个失败的男人。为报答咸妈的辛苦付出,被“榨”得头脑发热冲动过几次,不成想大前年正月初二回娘家,小偷入室洗劫一空。
我忽然大彻大悟,我平时省下来的钱居然是为小偷攒的。人生何必许多欲望,要这要那,或许就是为他人做嫁衣。例如欲壑难填的贪官,说不定就是为国库当搬运工。和珅便是一例,人财两空。
现在的男孩怕节日,一到节日,口袋的钞票便要紧张,生活拮据起来。一支口红好几百,5月20日便是520元红包。幸好我是上世纪的男孩,我是漠视这些人造节日的,只是为咸担心,世风变了。
在网络上看到一篇文字,题目是:好端端的“母亲节”却被一群人的“无病呻吟”搞得乌烟瘴气。我一般是快速浏览标题,很少看内容,多半标题醒目内容寡淡。我抵触洋节,而“母亲节”我保持温和的态度。
这篇文字我看完了,有共鸣,不是纯粹的鸡汤文。作者说“母亲节”那天一早起来,手机朋友圈里尽是刷母爱的信息,忽然见一人也在其中,便似吃了苍蝇般不舒服。
作者说熟悉这个人的家事,是他村里的邻居。这个人家兄妹几个,他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哥哥。父母帮助两个兄弟盖了房子娶了媳妇,老大占了老屋,老二另盖一栋,父亲走得早,两兄弟都不要母亲,母亲只好偏居老屋一隅。
“母亲节”刷朋友圈的人里不乏这样的不孝者。嘴里叫得响,行动却是迟缓的,我是见识过。
做人还是要有感恩的心,要有良知,要知行合一。
2019.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