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似乎都有个共识,学习是需要花钱的,请老师,买教材诸如此类的。 小时候虽然是义务教育,但是家长也不少花钱,学校里也有各种各样的缴费名目,更补用说课外的辅导班。
工作了后,大家也习惯了各种培训班,例如价格昂贵的XX街英语,也有不少人掏钱的;甚至读书都要参加个XX读书会,难道我们现在读个书都必须要有人领读,或者代整理心得吗?
但实际上学习是不需要花钱的,特别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几乎网上有所有免费的资料, 甚至名牌大学的课程都可以免费获取的,例如MIT,斯坦福,伯克利等世界上很多知名大学都有开放课程,国内大学也有类似的课程。
而且我们也可以选择让别人掏钱,那就是在工作中学习。
有人可能会问,工作中怎么学习?
虽然我们应聘时工作职位时,单位或者公司都会考察我们是否具备这个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希望我们能胜任这份工作,能有匹配的技能和知识储备来应对和解决未来工作中的问题。
但是当我们进入公司后,随着公司的发展,几乎每家公司总会去拓展新的业务方向,或者在原有业务上增加新的功能。 这时我们就有机会去挑战新领域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学习的好机会! 而且最棒的一点是,这时候公司不会给你说,“小王,现在的项目你没有做过,没有经验,所以如果参加这个项目,请支付下费用!”。如果有公司这么跟你说的话,那基本就是骗子公司了。
这种场景下,我们是拿着公司的薪水,在新项目中学习的。最后项目做成了,属于公司的成果;而从中学习到的新知识和新经验是属于我们个人的成长的。所以公司如果有这样的机会,千万不要放弃,好好考虑下这种带薪学习的项目。
更好的学习方式
并且这种学习方式和在课堂上的学习完全不同,是一种更高效的学习方式。
课堂上的学习属于按部就班,就像在拼图,老师先把左上角的拼图发给你。你把它摆好后,老师再发给你紧接的第二块,你可以直接和前面拼好。如此下去,最终你按顺序地拼好了整张图片。 这样的好处会让整个学习曲线很平滑,知识前后衔接很容易理解。但学习的过程是被动的,我们是按着固定的教学大纲,自己并不能选择方向。而学到的东西是否有用,我们是不知道的,甚至一旦过了考试,就忘了之前学的了,更不用说这些知识如何在实际中应用了。想想看,如果我们工作不是化学或者物理领域的,现在你还记得多少化学元素周期表,或者物理公式吗?
而在工作中学习是没有课堂老师的,老板可能只是给你个目标:最终我们要拼完什么样子的一张图。然后你需要自己收集相应的知识点。而这时你找到的知识点就像随机出现的拼图,在开始是完全没有头绪的,零散的。但同时你的目标又是明确的,最终要拼出的那张图老板已经有要求了。所以虽然你没有任何知识储备,但是有一条线索会引导你聚焦在正确的范围内,并且学习效果的反馈是很快的。学到的知识能立即应用在项目中,然后是否正确就能很快得到结果。“学以致用”在这里会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这也是高效学习的争取姿势。老板也许做不了你的课堂老师,但是他或者客户是最终的批卷老师,而且是你边做他可能就边批改,也允许你边改边继续往下做。这样的考卷最终你是会做得明明白白的。
学会持续学习方式
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不要总做自己擅长的项目,或者重复的工作,寻找这样的机会,领着工资的同时去学习新东西。
之前工作时总会遇到有人提出辞职, 并且不是找到了新工作,而是报了培训班想在某个新方向深造下. 这些培训班费用都不菲,并且所谓的新方向更多是培训班感觉社会特点来营销打造出来的. 这些方向是否真的有价值是值得商榷的. 最重要的毕业后,我们应该抛弃这种还去课堂上找老师的学习方式,而是更多的打造自学能力, 利用互联网的资源, 利用公司的资源和项目机会来提升自己, 而不能总停留在学生时代的学习方法和方式上, 学习的过程页不是周期性, 需要大段专属时间的,而是一种终身学习,每一天都在学习成长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