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日这天看了《父后七日》,往日的记忆被相似的场景勾起,时间仿佛倒回高考结束的那个夏天,外婆的丧礼。
记忆中那场丧礼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像是一场荒谬的旅程,而我是心情复杂的旁观者。不管是老家院子里支起的三层楼高的充气拱门,还是我熟悉的家人们在路口跪成一排迎接外婆娘家亲戚的画面,亦或是出殡时认识的不认识的亲戚们披麻戴孝扯着二十几米的白布在乡邻的鞭炮声中渐渐远去的背影,都伴随着嘈杂又尖锐的背景音,包含哀乐声,戏班的唱戏声,管弦乐队演奏的不知名的乐曲,不知道什么歌手的唱歌声,每个客人上香后的敲钟声,道士的诵经声,白天的炮竹声,夜上的焰火声,流水宴席上咿咿呀呀的方言声,还有间或响起的哭喊声。
那几天,大人们都忙碌地没空管我,表姐弟们也都要和大人一样,必须在灵堂上给来吊唁的客人们“跪拜答谢并迎送如礼”。只有我一个外孙女整天无所事事,悲伤也被忙乱和嘈杂冲淡。不能看书,也帮不上什么忙,肚子饿了就随便找一桌跟着吃饭,一桌的客人完全不认识,大家讲的方言也不大能听懂,自己默默地吃完饭就默默离开。只是饭桌摆的到处都有,回不远处另一幢房子的路上也有可能被某个陌生的亲戚叫住,如此这般地寒暄一番。吃饭的时候客人们聊着天喝着酒并看不出悲伤,只是偶尔大人们休息聊天的时候会听到“某某家的某某在灵堂哭得比我们做儿女的还大声,真是难为情啊!”
记得外婆下葬的前一天正好高考出分。按照老家习俗,下葬前一天儿女们必须在灵堂前守夜,听村里的长老念诵一整晚逝者的生平事迹。那时,我和表姐就躲在另一个房子里查分数,偷偷摸摸地像是在做什么不能见光的坏事。被高中老师形容为“别伤心,一般都是比平常要差一些的”分数出来后,还是一种尘埃落定的舒坦,算是可以给大人一个交代。毕竟爸妈对我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上“985”就觉得可以。忘记当时是怎么通知了爸妈,爸爸妈妈就偷偷地过来夸奖鼓励了一下,然后又匆匆赶回去。老家的门一般都是睡觉才落锁,但奇怪的是那天大门一直是锁着的,像是要把所有不合时宜的舒坦,释然关在屋内。而爸爸妈妈和后来舅舅舅妈过来时“咚咚咚”的敲门声,老让我觉得像是特工接头的暗语,亦或是黑帮秘密交易的暗号。
习俗中,逝者下葬的当天晚上要放烟火,烟火的时间长短似乎跟子孙们的孝心成正比。于是记忆中的那天晚上,自己搬着小板凳坐在屋顶吃完了好几包零食烟火都还没结束。整个丧礼以最后一朵烟花的消失为句点,而小村落也自次重回平静。印象里丧礼进行中的某天,自己很不识相地嘀咕了一句“整天人来人往,音乐震天,外婆真能安静地走吗?”不巧被老爸听到,批头盖脸就是一顿呵斥。
大概因为又老了一岁,愈加不敢确定意外和明天到底哪个先到来。前段时间读《当我足够爱,才敢失去你》,文字价值观宗教等等暂且不谈,书中对死亡的描写促使我开始好好思考并且正视死亡这个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希望自己在最后的阶段能够依然保有理智和尊严,依然有爱和欣赏美的力气,更重要的是不要给身边自己爱的和爱自己的人带来太多负担和困扰。最好就是在最平常的某天,睡觉睡着睡着,自己“咻“”的一下,就不见了。最近开始看《西藏生死书》,虽然书里总是传达出的一种“万物皆空”的思想我不是很认同,但还是要承认“没有什么必须得到,没有什么不能失去”这种状态非常理想,少了那些不必要的欲望与执着,才有更多力气去感受和发现这个世界吧!“生活的方式决定了死亡的方式”固然没错,但为了死亡而去生存也似乎有些矫枉过正了。
其实我这个人胆小又怯懦,看电视剧都不敢看大结局。这个时候来谈死亡,多少也算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气。特别喜欢蔡康永那个舞蹈家朋友的观点“人生就是一场party,而我是个好客人,所以不想离开的时候大家都放下酒杯,关掉音乐,一副我走了大家也不要玩了的景象。我希望大家继续玩乐,而我在门背后听到你们玩乐得很开心的声音,也会高兴”。所以,对我来说,连告别式都是多余。毕竟,如果人都离开party了,里面的其他人再告别也只是跟空气说话,徒增烦恼。当然,如果我不幸地没有“咻”的一下就离开,在最后一段路还是希望各位好歹也来挽留我一下,不害臊地说,本人还是很享受被需要的感觉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