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黄埔军校参观就扑了个空,因为疫情原因,这个景区暂时闭馆。等这阵子起来的疫情缓解之后,这里才重新对外开放。黄埔军校位于广州长洲岛,也称黄埔岛,这是一个处于珠江中的江心岛。可以坐地铁到鱼珠站,然后转乘摩托到鱼珠码头,接着坐轮渡到对面长洲岛的长洲码头,下船后要步行一段路程,也不算太远,便可到达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旧址。
这里的江面很宽阔,站在轮渡上,可以看到四周荡漾的水波,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两岸停泊有不少船舶,甚至还能看到军舰。长洲岛四面环水,是一座很小的岛,它远离市区,一上岸就能感受到这里少了一些城市的喧嚣。一走出码头,眼前出现一条窄窄的河涌,水面上还停有小木船,一座石拱桥横跨在河面上,岸边的民居也是依水而建,很有一点水乡的味道。岛上很清静,空气也很新鲜,街道上没有什么人,可能是疫情原因,不少店铺都关着门。进入黄埔军校旧址参观要查看绿码,测量体温,甚至还要在手机上填写一些个人资料,手续颇为繁杂。既便如此,仍然有不少游客涉足于此。
黄埔军校原来的建筑在抗战时期被日军飞机炸毁,现在我们看到的校舍,是根据原貌在旧址上重建的。二楼的学生宿舍非常宽敞,床上的被子叠得方方正正,让人深深体验到当年这里严明的军纪。孙中山和蒋介石的办公室都在二楼,里面有圆桌,有沙发,按现在人的标准来看,感觉布置得也很有品味。在那个年代,以孙中山为首的一大批觉醒的中国人,决定用军事和武力手段改变和挽救中国。由黄埔军校国共两党组建的国民革命军通过东征与北伐,平定各路军阀,初步统一了中国。从这个小小的江心岛上,还走出了新中国五位开国元帅。出身黄埔军校的许多国民党将领,在之后的抗日战争中,也展示了他们的骁勇和才华。
其实在黄埔军校建立之前 ,就已有中国人在这个江心小岛上探求富民强国之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林则徐购置新式大炮装备到岛上炮台,使黄埔岛成为重要的江防要塞。1880年,两广总督张村声、巡抚裕宽拨款在岛上办起西学堂“广东实学馆”。1884年,张之洞任两广总督,在岛上建立了水雷局和鱼雷局,并到“广东实学馆”视察,认为该馆“生徒学业尚堪造就”,就改馆名为“广东博学馆”。1887年,张之洞在岛上创办广东水师学堂,并将“广东博学馆“改为”广东水陆师学堂“。1983年,两广总督李瀚章将水陆师学堂的水陆师分开,陆师学堂改为“陆军速成学堂”,粤督谭钟麟将水师学堂改为”黄埔水师学堂“。1903年,两广总督岑春煊为建立广东新军,将陆军速成学堂改名为”陆军小学“,1905年9月正式定名为”陆军小学堂”。
中国当年虽然积贫积弱,各个方面都非常落后,但中国人从来就没有放弃过,虽然这种努力在别人的眼里微不足道,但中国人对于自己的选择非常坚定和执着。中国现在能让以美国为首的强大西方世界瑟瑟发抖,漫步于这个江心小岛上,你就能找到原因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