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登龙山

      又是连续几天忙碌,为了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并且带孩子出去接触一下大自然。爸爸妈妈昨晚商量次日起早去登山,但要求楚楚小朋友必须早睡早起不磨蹭。楚楚说到做到,果然兴趣才最佳原动力。

        早晨6.30全家楼下做核酸,随即驱车一路南行,到建龙钢铁厂附近的安徽太和板面小吃店吃了早饭,爸爸牛肉面,妈妈米线,楚楚馄饨,都是碗大量足,味道也不错。妈妈本来说去吃小笼包,节约时间,可是小朋友说不想吃,那就只好耐心等待老板的米线板面和馄饨。爸爸说:“吃就吃好了,既然出来玩了,等就等会呗。”

      七点多到达龙山脚下,记得小时候写作文经常写“我家坐落在龙山脚下,黎河岸边”。虽然也曾几次来龙山玩,但并没有真正登顶过。

      龙山是离遵化城区最近、高、险的山脉,网上查阅得知:遵化“三山两川”,三山指遵化境内的三道山脉,两川:以龙山、朱山、笔架山为界,南北两大平川。“川”这里指的是平原,不是河。

      驱车顺着缓曲而上的山路继续上行四五里,就到了龙山寺旧址,这里有一个平台可以停车,现在由遵化广播电视台新建了红瓦白墙的房子和方正的小院,工作人员在此值班。

      这座曾旺盛一时的龙王寺,是900多年前辽国一位萧太后赦建。如今只见树立着一块文物保护的纪念石碑。小时候觉得身边这座高山很普通,原来也曾有过不平凡的历史。

        龙山寺当年的美,在清光绪年间《遵化通志》中的诗中可见非同一般。清代诗人李纯《夏日同人龙山避暑》诗:

结伴寻幽到碧巅,松风鸟语总堪憐。

白云远出群峰外,绿水回流古寺前。

消夏弹棋凭竹簟,分题拈韵擘鸾笺。

徘徊竟日忘归去,山色苍苍起暮烟。

        爸爸问了院里的工作人员,说是可以登山,现在有新修的石阶直通山顶,于是三口拾阶而上。

        大自然赋予了万物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只见石阶两旁绿树葱茏,蓝色、粉色、白色的野花点缀其间,连碧绿的小草都挺拔向上,显得格外有精神,加上啾啾鸟鸣婉转,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还有一种淡淡的青草绿叶的清香,真让人心旷神怡。

        爸爸说上次来这里都是乱石险路,现在修建了石灰台阶,上山难度降低多了。15年前,闺女也是楚楚这么大,爸爸带着来爬龙山,果真是爬的,当时没有台阶,全是乱石,但爸爸说闺女还挺勇敢,加上比胖楚楚体态轻盈,在爸爸连拖带拽的帮助下顺利登顶,参观了本市最高点的电视塔。

      边聊边走,前段路,妈妈感觉脚步轻松,赏花看景分外悠闲。不光路边碧树野花好看,还发现脚下台阶也有点意思。石板台阶上经常看到负责抹灰的工匠刻些字,从山下台阶的2017年五一劳动节,往上走又看见不同日期的刻字,接近山顶时看到时间为四月二十一,并且刻着“好人一生平安平安”等词句,大概也反应了工匠当时的心情。可能他的心目中这些都是最喜欢的人生箴言。也可看出台阶抹灰收尾工作有10多天,这位工人师傅五年后的今天再来登山,看看自己当时的作品一定也挺有趣。

      继续上行,石阶随着地势而宽窄变化,地势坡度有时比较大,妈妈的劲头也随之减弱,歇会走会,只觉得抬腿越来越重,尤其往上瞧瞧再回头看看,心里有点紧张,觉得要格外小心一点才好。

前面那爷俩可是轻松多了,楚楚拐弯时看不见妈妈就会连呼“妈妈”,真佩服小家伙的体力和精气神。爸爸总是在楚楚后面跟着,山势稍陡,这样也更安全,爸爸永远是保护孩子的后盾。

走到十几年前姐姐爬山休息留影过的大石板,奥特曼楚楚和爸爸也随即留影,同一个地方,变化的是姐弟,不变的是爸爸的陪伴。

一会看到有铁栏杆的石阶了,爸爸说“走呗走呗!就快到山顶了!”妈妈想偷懒,却不好意思,就算为了陪孩子体验一把登顶的乐趣也得坚持啊。

可是走一会妈妈就抱怨被爸爸骗了,从有栏杆拐角处开始到山顶其实还有一半的行程。就是爸爸那句“马上到了”,“骗”的妈妈也跟着爷俩的脚步一直坚持到山顶的电视塔台。大铁锁锁着门,提示游客不能入内。这里以前是可以参观的。不过倒也并不觉得遗憾,一路前进终于登顶的感觉是挺爽的。

往山下一看,确实视野开阔,一切都变小了,绿树环抱着片片红屋顶的小村庄,淡蓝色绸带一样的黎河逶迤其间。远处是平缓的山脉和蓝天、云雾。虽然没到泰山,但小小领略了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喝了点水休息片刻,一家人又开启下山之行。半山腰时遇到一位五十来岁的大哥,是电视塔的工人,负责管理电视塔。他说两个工人倒班,每人在山上值班一天一夜。手里带着饭盒水壶,应该是山上值班室里有微波炉等热饭吃。我觉得山上环境清幽又有网络和电视也挺好不错。

太阳升高,越来越热,爸爸一手领儿子一手打一把大伞往下走。肩上还扛着儿子的小书包,脚步矫健沉稳,妈妈表示佩服。

楚楚边走边大声唱着《孤勇者》高亢有力的的曲风和歌词倒跟这氛围挺符合。

爱你孤身走暗巷

爱你不跪的模样

爱你对峙过绝望

不肯哭一场……

去吗 配吗 这褴褛的披风

战吗 战啊 以最卑微的梦

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妈妈依旧是开始时下山轻松,感觉比上山容易多了,但是行到差不多三分之二处就开始腿肚子发颤,脚下踩棉花一般,倒不是山太陡峭的原因,就是觉得使不上劲儿,膝盖也有点疼。于是不敢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了,侧着身子,先是左脚下台阶右脚跟上,左脚再下行一阶,右脚再跟上。左脚累了就换右脚先迈。这样肯定速度是慢了一半。那爷俩还是轻松欢快,到山下车旁等我。

下山坐进车里看看时间刚刚九点十五,楚楚去画室的时间还绰绰有余。以前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起早来爬山呢?此时刚才的紧张和劳累都烟消云散,只剩轻松惬意。

最后一张借了网上的龙山俯瞰风景图。

      楚楚小朋友颇为得意,宣布下次还要来爬山,并且要征服更高的山峰。

      登山如同人生,总有从起点开始不断奋斗的过程,看准目标奋力前行,也要运用智慧保持体力。遇到困难和险要处更需集中精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量力而行,挑战自己,坚持一下,也就闯过来了,如果半途折返,怎么能体会到登顶的乐趣呢?

7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7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003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512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825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874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841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1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8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033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09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50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58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89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0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09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40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5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