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有一首《赠五官中郎将》的诗,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赋诗连篇章,彻夜不知归。
五官中郎将就是曹丕。
曹丕于建安十六年被封为五官中郎将,自此,曹丕和曹植之争斗,基本落下帷幕,曹丕胜出,曹植败北。
刘桢的《赠五官中郎将》有拍马屁的嫌疑不假,但也侧面说明了刘桢和曹丕的关系,比刘桢和曹植的关系更好。
刘桢恰恰是建安七子之一,刘桢选择曹丕也是文人群里的一个缩影。
曹操父子和建安诸子共同开创了别具一格的建安文学。
此处不是探讨文学。
曹操喜欢文学,文采出众的曹植因此出尽风头,丕植之争初期,曹操一度有立曹植为继承人的想法。
和八斗才的曹植相比,曹丕逊色的太多了。
为了拉拢建安七子等文人,曹丕付出的努力比曹植多太多了。
建安七子之首的孔融因为反对曹操被诛杀,其余六子也远离许都,定居邺城。他们不参与时事政治。他们选择在邺城活动,不问世事。因为长期在邺城,他们也被称为“邺下七子”。
于是曹丕向曹操申请,镇守邺城。
一方面的确是为了维护曹魏的统治,邺城是曾经袁绍一族的根据地,治理难度大,有曹丕世子得身份在,有诸多方面。
另一方面也是躲避曹植的锋芒毕露,曹植的才华已经压得曹丕喘不过气来了。适当的离开其实是为了更大的争取。
其实站在曹丕私人的角度而言,还有一层原因是曹丕想重点拉拢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所代表的是世家大族,有了他们的支持,曹丕的胜算更大一些。司马家为什么可以轻而易举的取代曹魏,其实也司马家笼络了世族家庭息息相关,本文暂不讨论。
来到邺城,曹丕整日和邺下学子游山玩水,诗词歌赋,形影不离。日子久了,建安六子也曹丕打成一片,这才有了刘桢的《赠五官中郎将》。这些人吃曹丕、喝曹丕自然卖力给曹丕做宣传,曹丕礼贤下士的名声也随之传播开来。
曹丕也在丕植之争中慢慢扭转态势。
加之曹植也犯了致命的失误,曹丕彻底胜出。
建安六子选择曹丕,和曹丕的礼遇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建安六子认为曹丕比曹植更拥有政治智慧和政治手段。
通过曹丕拉拢建安七子的手段可以发现,曹丕在面列劣势开局时候,他完全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低调和忍让,这一点和曹操的发家史如出一辙,足够说明曹丕在继承曹操的政治手段方面比曹植优秀。
其次,相比较文学才能,君王位置的稳固更加需要世家大族的支持。董卓能稳定长安的局势就是因为背后有袁氏一门的支持,董卓失败也是因为失去了世家大族的支持,被王允设反间计诛杀。
曹丕如果想获得继承权,他必须拉拢和世家大族的关系,和文学相比,世族大族才是关键。
曹魏政权内部,所有人都知道曹丕和夏侯一族的关系更好,换句话说,曹丕在继承人的问题上获得了军权将领的肯定。如今曹丕拉近了自己和世家大族的关系,曹丕想不胜出都难?
以建安七子的文人集团从建安十二年就已经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一点。
他们才选择替曹丕宣传,因为他们知道结局必胜,更明白政治斗争的精髓之所。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于洛阳,在曹操身边的曹植没有机会扭转乾坤也是缘于此。
夏侯氏、世家大族、文人集团,他们等待曹丕从邺城归来,因为他们已经和曹丕深度捆绑,他们是利益的共同体,他们也都玩明白了政治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