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在海边想要搭一座城堡,首先就需要寻找合适的工具,于是找来水桶和铲子。接着挖沙,把沙堆先堆砌起来,然后浇水,让沙堆变得更密实更有利于塑形。可是遇到麻烦了,海浪一遍遍地袭击,会冲毁沙堆,于是,又招呼小伙伴,帮忙挖水渠,做水坝
沙堆开始初具雏形,就要想法子捏造城堡的形状,搭桥,建堤坝,最后还要找根树枝插个小旗子,以示主权。看起来每一步都如此琐碎,平常得不值一提。但每一步对孩子来说,却都是不断在实现小目标中建立奖赏型脑回路——
先发出愿望,主动行动,最后实现愿望,获得成就感。每一个“我想要”到“想办法实现”,最后确信“我能做到”,都是在给大脑这辆汽车“加油”,让它动力更足,对目的地越清晰的过程。
而“自主”实现目标的过程,跟“他主”发出目标后抵达,脑回路最大的区别是,大脑的伏隔核始终保持兴奋的状态。
如果我们不干扰,孩子可以在海边玩一整天的沙子,像“搭城堡”这样的愿望,他们可以发出无数个类似愿望,然后去行动,实现它。这个过程中每一次起心动念,都会强化前额叶和伏隔核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