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游记
《西游记》中唐长老刚刚收服行者悟空就碰到了观音禅院的主持金池长老。这位出身名门的高僧给远来乍到的师徒二人好好上了关于贪嗔痴的一课。
这位已经二百七十余岁的“得道高僧”一出场就给人珠光宝气之感,活脱脱就是一名佛教用品收藏者。
原文中描述到:头上戴一顶毗方帽,猫睛石的宝顶光辉;身上穿一领锦绒褊衫,翡翠毛的金边晃亮。一对僧鞋攒八宝,一根拄杖嵌云星。满面皱痕,好似骊山老母;一双昏眼,却如东海龙君。口不关风因齿落,腰驼背屈为筋挛。 看他给唐僧师徒献茶:“一个小幸童,拿出一个羊脂玉的盘儿,有三个珐琅镶金的茶盅;又一童,提一把白铜壶儿,斟了三杯香茶。真个是色欺榴蕊艳,味胜桂花香。”
可惜好比一个乡村富二代显摆到了京城四公子跟前一般,任他金池长老显摆,唐长老却无动于衷。可惜的是唐长老的随从却是一只热衷于任何比斗的猴子。
老和尚说他今年两百七十岁,猴子马上喊上一嗓子:这还是我万代孙儿呢!
老和尚显摆自个袈裟多,猴子立马解开包袱,取出御赐的袈裟,任你袈裟千百件能敌得过过佛祖钦赐的宝贝?
原文中说它本是如来佛赐观音的五件宝贝之一,名为“锦斓异宝袈裟”,上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球,又有那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是“冰蚕造练抽丝,巧匠翻腾为线。仙娥织就,神女机成,言方簇幅绣花缝,片片相帮堆锦筘。” 可以想象,在年龄和收藏都非常得意的地方却都惨败而回的金池长老内心是如何的郁闷彷徨。
有收藏癖的金池长老在万般恳求下终于得到袈裟一夜拥有权,夜晚烛光下,他为得不到的“糖衣袈裟”嚎啕大哭;最终这个有两百多年信仰的老同志还是敌不过贪嗔痴的诱惑,还是走上杀人夺宝的罪恶之路。
不料被道高一尺的孙悟空识破,偷鸡不成蚀把米,致使观音禅院反被烧毁,锦襕袈裟也在乱中被老友黑风山黑熊怪偷去。金池长老阴谋败露、进退无方,羞愧之下撞墙而死。
金池长老的死可谓修道200余载,堪不破贪嗔痴,犯了诸般戒条,最终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西游记里其他寺庙的和尚在吴承恩笔下也是犯戒、破戒的不少,相应也受到各种来自妖精、“当地政府”、取经团的惩罚:
镇海寺里的和尚破了色戒,跟金鼻白毛老鼠精(也称地涌夫人)变成的美女通奸,结果被老鼠精吃了一个又一个,为女色赔上了性命。
敕建宝林寺里的和尚,因为势利眼,结果被孙悟空打得狼狈告饶。
就算是到了西天终于要取到经书了,还有尊者级别的僧侣阿傩、伽叶二明目张胆索要“人事”:“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逼唐僧献出紫金钵盂才肯罢休。
二、水浒传
水浒传中,不管是鲁提辖还是鲁智深都是侠义的代表,屡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三拳打死镇关西只为卖唱的金氏父女出头,虽然被逼为僧出家躲祸,亦保持侠义本色,在瓦罐寺杀了为祸一方的一僧一道,更在野猪林中勇救林冲;
鲁智深按说出了家做了和尚,便应该守清规戒律,好生参禅,可是他不,他不参禅不说,甚至连清规戒律也不守,做了和尚照旧下山讨酒吃肉,在他看来,大概做和尚和做提辖区别仅仅是一头乌发和几点结疤而已罢。
在五台山清凉寺打毁山前凉亭,锤烂菩萨和山门,还硬逼僧众吃狗肉。下了五台山上了梁山后更是上阵杀人无算。数年后再见师傅智真长老。师父更是直说:“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
就这样一位吃肉喝酒杀人,破了许多戒条的大和尚,在圆寂后留颂曰:“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径山大惠禅师最后点评鲁智深的法语是: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
金圣叹评鲁智深: 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鲁处,他也有些粗鲁;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然不知何故,看来便有不及武松处。想鲁达已是人中绝顶,若武松真是天神,有大段及不得处。
水浒传中其他破戒和尚却没有这好命了。
形象气质俱佳的和尚裴如海,连石秀见了都要叫声端的整齐。原文写到但见:一个青旋旋光头新剃,把麝香松子匀搽。一领黄烘烘直裰初缝,使沉速梅檀香染。山根鞋履,是福州染到深青。九缕丝绦,系西地买来真紫。 可惜破了色戒的海和尚遇上了仔细精明的拼命三郎石秀,倒是误了卿卿性命。
三、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中的玄慈贵为少林方丈,中原好汉的“带头大哥”,武功更是超群,江湖人称伏虎罗汉。 40岁时练成少林练成百多年来未曾有人练成的“大金刚拳”,精通佛门最精奥的掌法“般若掌”,且是极少数悟出最後一掌“一空到底”的高僧(新修版);可见玄慈无论武学还是悟性都是少林百年一遇的天才!
玄慈是本书中一个关键角色,但戏份却并不多,寥寥数语便见其德高望重,智方行圆,侃侃而谈,机锋过人,确有一代高僧风范。
然而,人都会做错事。玄慈先是听信慕容世家慕容博的谗言,率中原好汉雁门关外一场大战,却杀错了人;再是身为佛门弟子与叶二娘私通,生下虚竹,之后却对叶二娘不闻不问,任其堕落为四大恶人。第三任凭乔峰逼问江湖中人带头大哥,许多无辜之人因此而死;
但是,方丈就是方丈。被当众揭破隐情的玄慈大师坦然面对自己的错误,并甘愿当众接受杖责。
当结局来临之际,叶二娘仍然希望他保持沉默,要他“不能说”,并欲为他辩白,玄慈大师打破沉默,坦然承认了一切的因缘。为维护少林的清誉,哪怕是自己身败名裂,牺牲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少林寺方丈的风度!
陈世骧先生和夏济安先生总结《天龙八部》道:有情皆孽,无人不冤。可谓一语道尽命运无常。
天龙八部中僧人群像中除了惊鸿一瞥的扫地僧,吐蕃国师鸠摩智也让人印象深刻。
鸠摩智天资聪敏,过目不忘,痴迷于武学,人称”大轮明王“,更是吐蕃国的护国法王。在小说中鸠摩智醉心于武功绝学,挑战大理、少林。机缘巧合下习得神功火焰刀、小无相功、易筋经等绝世功法。是书中一流高手之一。
鸠摩智在金庸大师的描述中“宝相庄严”,他“布衣芒鞋,脸上神采飞扬,隐隐似有宝光流动,便如明珠宝玉,自然生辉”,使人看不一会,便生出“钦仰亲近之意”。而他的随身用具,无一不是极尽华贵,到天龙寺去要胁人交出《六脉神剑图谱》,书信竟是银字金笺,精工镶嵌,本身就是珍贵的工艺品一件。他用来装慕容博抄录的少林绝技抄本的盒子,又是黄金打造的小箱。
可惜一切富丽堂煌的包装之下,鸠摩智是个不折不扣的贪婪卑鄙的人。他口口声声说要讨到“六脉神剑”的图谱,完全是为了忆故人情,但事实上,他的目标是以这本图谱,去换取到“还施水阁”阅览更多武功书籍的利益。他已得到了少林七十二绝技,还贪图更多,金庸小说之中,对武功最贪心的人非他莫属。
最终鸠摩智利令智昏、走火入魔,被段誉所救,一身武功付之东流。
“回想过去,虽然小僧身在佛门,但是好胜之心比常人还强,贪嗔痴三毒无一能免,还时常在人前夸口,自命一代高僧,想来他日命终之后,必然身入地狱,成劫不得超生。一场死里逃生,终于令小僧完全醒悟,受佛祖点化,叫小僧苦海回头,改邪归正。”鸠摩智顿悟后的这番话随是小说家言,却依旧令人深思。
好了,不说了,看选的这些配图都已经暴露年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