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一声,小张的心头随之一震。考试12:00点中结束。而那“滴答”的一声,正是那挂在黑板上方的时钟在宣告11点的到来。
“怎么办,这才刚做完第一篇阅读,后面还有第二篇阅读和作文呢…”小张心头焦急地想。这一次语文考试,他做题的速度比往常要慢一些。
语文考试中,“阅读”这一块的占比之重是有目共睹的。也正是阅读这一块,让小张恨之入骨。他的语文成绩中等,150分满分的卷子,他通常能考个100分左右。
小张觉得,他要是个学霸,那就好了!他要是个学渣,那就一渣到底!而事实上,他的学习成绩不好不坏。向前努力,他就有变成学霸的希望。稍微松懈,他就有变成学渣的危险。这让他时不时地感到痛苦。
不过,幸运的是,小张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喜欢思考,当然,说的难听点,那就是喜欢“瞎琢磨”。
比方说此刻,小张就在琢磨,为什么要让学生做阅读题。
思维程度稍显幼稚的他,无法想象,出题人让学生做阅读题的根本目的,是强迫学生从各方面,各个角度去品味、去赏析所给出的文本。这些文本包括诗词、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小说、文言文……
当然,小张知道的是:
所谓的“从各方面,各个角度去品味、去赏析文本”,就包括概括文本内容、把握文本在结构方面的谋篇布局技巧、在语言方面的遣词造句特色……
然而,小张纳闷儿的是,赏析、品味一篇文章的欲望与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小学初中阶段,有80%以上的学生,读课文时,只是为了了解故事的发展情节与人物形象。而对于那些没有任何情节与人物可言的说明文、议论文……则会“不屑一顾”。
同样,80%的中小学生在做阅读题时都会感觉很痛苦。小张他自己就属于这其中的一员。因为,他没有赏析与品味的一篇文章的意识以及欲望。意识与欲望的缺乏,最终导致了能力的缺乏。赏析的意识、欲望与能力都没有,那么,在被强制去赏析一篇文章时,能不痛苦吗?
这时候,小张索性深深地思考了起来,他觉得,最早的文学赏析、文学批评肯定不是在考场中产生的。最早的文学批评家肯定是自动自觉,带着强烈的意识与欲望去品析文学作品的。
他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些文学批评家纵览群书,腹内诗书千卷,胸中情怀万种。展卷挥毫,动辄写下几千字的赏析性文字,他们进行文学赏析,可不是因为语文考试,而是自发的。
那他们为什么会自发地赏析一篇文学作品呢?因为这个“自发”是“厚积薄发”的“发”。一个人在大量地阅读了文学作品之后,他自然而然就会想要从这些文学作品中去比较异同,去提炼出一些共同的东西,去区分一些细微的差别……
于是,“文学”作为一门学问,就这样被前赴后继的文学批评家们聚沙成塔般地构筑起来了。
总的来说,一个人文学素养的修炼过程大致是:识字——造句——读文章——读经卷——文学批评——文学创作。
想到这里,小张不禁兴奋了起来,他感觉自己的思维进入到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之中。面对即将要做的第二篇阅读,他也更有信心了。
当然,我们作为一个局外人,还可以告诉小张的是,也有小部分的文学创作是横空出世般的纯灵感喷发。但纵观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大家,他们更多地同时是文学批评家。
话说回来,中小学生在做语文题时之所以感觉痛苦,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
1.天赋不够
同情共理的能力天生就因人而异,有的人天生敏感,遇春伤春,遇秋悲秋,他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感受能力极强。如莎士比亚、曹雪芹……即属此类。而有的人则天生麻木不仁,身体的感觉及肤即止。对于人的感知天赋,孔子早已分过类,即: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
2.生活阅历不够
生活经历是人的直接经验的来源。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无法感知以战争与死亡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的严肃性。没有经历过豪家富户生活的人觉得《红楼梦》中多半的人都很矫情。晋惠帝闹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话,也是生活经历不够。
2阅读量不够
阅读是人的间接经验的来源。读过《平凡的世界》,便能感知改革开放给中国乡村与城市社会带来的巨大改变与蓬勃活力。读过《水浒传》,便能感知古代中国“官与民”之间的张力。
3阅读的方向不正确
像泡沫剧一样的漫画书,读再多也是没有用的。(这里自行脑补一个微信聊天中“再见”的表情。)
4缺少高人指点
读万卷书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站在老师的肩膀上,你能看的更远。老师的肩膀的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思想的高度!
以上几点,都是可以提升自己的阅读内力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