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数字化转型先从流程再造开始?
这句话对,也不对。
我们先明确数字化的目的是什么?
俗一点:让企业能赚更多的钱
企业靠什么赚钱?
- 效率的提升
- 能力的提升
一、效率的提升
这点很好理解,落实到企业本身,有三种
1.以前100个人干的活,现在可以10个人干了。这是下策
2.100个人还是100个人,但是一些流程自动化了,所以100个人可以当150个人用。这是中策
3.100个人可以干300-500个人的活。这是上策
精简人数可能是企业的第一动力,但是反直觉的是,如果有许多公司都这样做,那么:员工失业->社会就业率下降->收入减少->消费减少->2C企业收入减少->2C企业压缩预算、精简员工->2B企业收入减少、精简员工
恶性循环
所以,上述三种效率提升的方向,只有2、3是可行的。1 就是杀鸡取卵。
当然,这个社会不缺杀鸡取卵的人,即使你不是这种人,也难免会受到影响。这是题外话,跑题了。
二、能力的提升
企业的能力有很多体现,其实效率也是能力的一种,不过这里讲的是效率之外的能力
比如,同样有1000个老客户
你的公司复购率可以做到70%,我只能做到7%,这就是能力的差距
企业的各个业务环节,都是能力的体现
电商、直播系:引流、转化、交付、客户运营、留存、复购……
制造业系:接单、选品、排期、供应链管理、QC、物流……
归根结底:你能做的,别人做不了的,都是你的能力
三、数字化如何帮助企业
数字化对于企业的帮助,就是体现在上述这两方面
你可能还是没明白,到底是怎么提升的?
现象很复杂,本质很简单
企业的运作原理是道;数字化是术,只是工具
数字化可以帮你把数据整合起来、利用起来,让你有更高的自动化的可能、更多的洞见
但是
首先要祛魅,不要被Bling Bling的数字化工具迷惑了
工具就是工具,就算是金箍棒,也要有猴儿(人)来用,才能发挥威力
人在企业中,就是企业这台商业机器的动力来源
人控制者信息、物料、数据等等在企业中流动,最终产出成果
流动的过程,就是流程
如果一个流程可以从
A->B->C->D->E->F->G
简化为
A->C->G
同时不失去控制、不降低效果
那么用常识来想,是不是效率提升了、成本下来了?
那么,假设流程还是
A->B->C->D->E->F->G
你上了数字化系统,有用么?
杯水车薪
因此,数字化是从流程开始的,因为流程是企业运转的最底层
但不仅仅是流程
首先是战略
建立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一个大的目标——战略
组织的架构、流程,是为了实现战略而搭建的
另外,流程和架构要同时考虑
流程和架构是互补的
所以,先确定战略、再确定架构和流程,同时还要配合文化、价值观(这个听起来有点虚?那是你不懂!以后有空再展开说这个),以及合适的奖惩制度。然后根据这些,考察哪些系统是适合你的公司的
再牛X的药也救不了不对症的病
只有适合,才是最重要的。祛魅!
上数字化的最终目的,是把企业这个“远古生物”,从根本上变成“未来生物”的过程
无论是血液、骨骼、肌肉、器官,都要改变
如此,才可以在更加激烈的生态竞争中活下来、活得好
最后,虽然你们肯定都知道,但是还是提醒一下:人才是最重要的,什么系统都要人来用,你上个系统,人不去用、不会用,有什么用?所以别忘了在预算里留出技能培训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