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年底,国内会议多。因为,年底要把当年预算资金用了,否则,会被收回国库。
问自己忙啥呢?身在他处,仍然跟踪学术会议呗,把握前沿问题。退役了,还自娱自乐,另一半常嘲笑我,哈!
昨晚(当地时间15号21:30)最热闹,一场是我曾经的母校,琅琊路小学90周年校庆,有直播;另一场是清华大学文创研究院的关于新质生产力与文创的研讨。
琅小是伴我长大的母校,我在那里待了六年半。有人会问:你是不是留级啦?怎么多待了半年?这和那个年代有关,中国特殊的时期。我是1964年9月入学,特殊时期,什么情况都有,学制调整也不见怪。
目前,琅小是当地乃至全国都小有声誉的名校。看昨天莅临现场的嘉宾名单,任何人都会有所感觉。
校庆活动的信息是我的班主任俞有兰老师转发给我的,俞老师之后也作为学校掌门人若干年。
会后,俞老师还特别告诉我,整台节目设计是前线歌舞团的导演帮助设计的,可谓达到了“天花板”级别水平。
同步,我还关注了清华大学文创研究院的一场学术会议。演讲嘉宾分享了:国际文化沟通与交流;重塑“文化遗产”,数字遗产;数字技术与新质生产力等等方面的话题。
因为,时差问题,我仅仅参与了一部分,就这几位演讲,已经让我感觉受益爆棚,待日后慢慢消化。
我的感受是技术对于世界的重塑不仅仅是某个领域,应该是全方位的。央美的教授团队对于数字技术测试情绪的实验研究让人大开眼界。从服务到色香味全方位展示,太精彩了。
北京中轴线申遗过程的文化沟通,也是一波三折,专家们讲好中国故事,有许多令人玩味。其中,后来数字解读也发挥了作用。
时值,世界中文大会在北京举行,又一个文化走出去的经验交流。专家们汇聚北京,共同研讨汉语言文化教学问题。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之一,也是联合国官方语言之一。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学点中文,也是一条途径。
中文是象形文字,有着丰富的内涵,这一点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所以,中国有一门艺术叫书法。
第四届水文化国际研讨会议在广西举行,再一则好消息,这也是一个国际性的文化沟通与交流的大平台。会议主题:通江达海—运河发展与人类文明。会议地址选择中国:灵渠。这是一个重要的水利遗产地,很有意义。
我曾多年服务水利院校,对于水、水文化有着特别的情感,这次虽然仅仅是图片直播,碎片化信息拼贴,也初步也画了一个圈。
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你说我忙啥呢?
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