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孔乙己
於恢
有人说,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反映了八股取士对读书人的戕害,实际上造成孔乙己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他自己的懒惰。
孔乙己“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
所以为了生存,孔乙己不得不干些偷窃的事情。八股考试毒害了孔乙己的思想,但孔乙己自己不争气也是贫困的重要原因。
孔乙己不过是一个顶着读书的名义而妄想不劳而获的人,试问孔乙己有多少学问呢?也不过是知道回字有四种写法罢了,这就是孔乙己自诩的“有学问”。
如果孔乙己真有才华,能不能在酒后诗兴大发,留下一些诗文在酒店的墙壁上呢?或者有别的什么才华,能得到周围人的赞许,这样也不至于被人讥笑了。
比如蒲松龄,虽然只是一个秀才,但他的《聊斋志异》却能得到大名士王士禛的激赏,并且当时的大诗人施闰章也很赏识蒲松龄。
除此之外,蒲松龄还为老百姓编写过指导农业生产的《农桑经》和供老百姓识字用的初级教材,这些都说明蒲松龄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如果孔乙己真有点才学,那么自己收几个学生也是一番“事业”吧?
可是孔乙己却“总仍旧是偷”,说到底,孔乙己只是一个百无一用的可怜虫,这样的人本就没有可同情的地方。
凡事有利就有弊,八股制度只是人们努力的一个方向,如果个人觉得这条路走不通,完全可以另寻出路,所谓“行行出状元”。
世界上没有平坦的大道,人生之路就是荆棘丛生,并且还有很多岔路口,至于前途应该怎样选择,全在于自己的志向。
在当前社会,依然有很多孔乙己这样的学生。他们不愿意努力,总幻想着一步登天。如果世界上真有通往成功的捷径,那么成功也不会那么令人向往了。
如果每个学生都可以随随便便成功,那么考试对于我们来说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作为一名老师,我只希望那些对前途迷茫的学生能迅速地找准自己的人生渡口,并为之努力奋斗。无论结局怎样,都不至于像孔乙己那样身世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