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详解
孔子说,杞国是夏国之后,这里的"杞国"就是成语里“杞人忧天”的杞,遵循的是夏礼,我去考察过,能说出夏礼的123,但是杞国人本身早已不是按照夏的文化礼仪来生活了,所以不足以为我验证我对夏礼的理解。宋国是殷商之后,我也了解了一个大概,但是宋国人也不按照殷商的文化礼仪要求自己了,所以,也不能验证我对殷商礼仪的理解。
为什么不能佐证呢?因为文献资料不足,文献包括两部分,“文”指的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文献,是文字记录的内容,是对礼的客观解释;“献”通贤,是贤人,是按各自礼的标准要求自己的活人活材料。
核心观点
没有人照着去做,文字资料又是死的,没有没有印证和体会,所以无法佐证我对他们礼节的理解是否正确。现在文字典籍太多了,但能按照上面的要求来做的人太少,缺乏身体力行的精神,飘在空中,空有理论,没有体会,傲慢无比,纸上谈兵,臧否评说。
要认清一点,谦虚是美德,今人不比古人聪明智慧,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社会进步了,也要老老实实地向古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