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学期来临,和学生朋友交流的过程中,我听到很多学生在新学期里有给自己设立了目标。和当年的我一样给自己定了目标后就会让自己有一种充实感、存在感。但一个阶段过后发现自己说的目标完成的效果并不好。是什么原因呢?在这里我想说下我对这个问题的学习和思考。
其实 ,我们给自己定的目标,比如说要好好读书、要考研、要减肥,要赚钱、要学一门手艺等等这些,这并不叫目标,顶多叫想法或者是愿望。目标是要有可执行性和衡量标准的。比如说xx考试我要考到240分,这算是一个目标。所以关于目标,我们首先要注意两点,第一要学会解释你的目标,打个比方,比如说你要考研,考上xx大学的研究生,要考到240分,这意味着这个卷子里80%的考点你要掌握,意味着考试范围内的80%考点你必须知道必须会做,如果你会的是 10%的,那你还要搞定70%,所以整个复习的地方就是找到不会的地方,变成会的,直到这个比例达到80%。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你的目标是在一步一步被解释的过程。第二是只有这个才是你的目标,我的经验是很多时候目标没有达成,是因为一个阶段内定的目标太多了,这个时代大家的选择权挺大的,信息爆炸,你每天可以在朋友圈读到各种文章,你觉得读书重要、学英语重要、人脉也很重要,健身也很重要,方方面面都很重要,所以你是不可能每个事情都做到的,而且就连达到平衡也非常难,其实理想的状态是在一个阶段内只考虑一个目标。所以在你定位好自己的目标后,要告诉自己我只有这一个目标,其它的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为这个目标来服务。
当我们定位好目标后,第二个步骤要为这个目标想一个达到目标的策略。这里要注意千万不要把目标当策略,千万不要把计划当行动。比如说我想语文考到100分,这是你的目标,然后你都不想你怎么达到这个目标就直接去行动做题了,我们很习惯把策略的这个部分忽略掉,直接从目标跳到行动,导致很多行动对目标无效,有偏差的,所以目标本身就只是目标,他不是策略。目标和行动之间有策略这个步骤,另外计划当行动是说有的人把计划写出来之后,就当自己做到了。
什么是你的策略呢?策略有四个要求。第一是,找出通往目标的障碍和问题 。第二是,找出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案。第三是,这些方案是系统和连续的。第四是,做出取舍。
策略做好后就是执行了,执行的过程要注意及时开始,克服拖延症。保持专注,持久坚持。
做完了以上步骤,下一步就是反馈,想想导致出现偏差的环节是什么。不要等不及反馈就放弃,也不要在第一次反馈之后就放弃。
下一步是调整,调整完自己的策略之后,继续循环执行和反馈这些环节,一直到真的实现为止。
最后一步是当你目标实现之后,需要把更正的方法记录下来,然后对照生活中的其它场景,争取让这个方法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成功的经验也是需要记录的。
说了这么多,希望我的学生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少些焦虑,少些迷茫。大家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