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我无比尴尬,我感觉羞愧无比,我不知道如何开导自己,一个冷冰冰的事实是:我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我知道英语很重要,但,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本科四年……前前后后折腾了16年,竟然就是搞不定英语,这是为什么? 并且通常是“全方位搞不定”……听说读写全都不行。
可以肯定的是,习得一门外语,并不需要很高的智商,甚至可能不需要智商。
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我小时候智商确实不高,但是不妨碍我学会了家乡的方言并且还可以说一口蹩脚的普通话。
那我不断的反思自己的行为,为什么自己这么多年来,有意无意的去接收英语教育,有时候还在主动的寻找资源去学习,但是英语就是永远无法用起来呢?
其实,“用英语”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就不是刚需。既然不是刚需,那就是“不必需”,事实上“不用也可以”,事实上“没有也可以”,虽然“有到也挺好”,可“没有的话顶多是有点怨念而已”……
为什么另外一些人(虽然是少数)最后学会了呢?因为这个技能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刚需——需求越刚,学的越快,学的越好,甚至,没学会,没学好的时候,也要凑活着用,然后“用着用着就真的熟练了”——想想看吧,这是不是最重要的、最本质的根源?
举个自己的例子,最近准备上线一个新的项目,用的全部都是新的框架,新的流程,所有的东西都要从头开始学,你说什么?你不会?完不成?不存在的,所有的能力都是逼出来的,事实上,经过这件事,我更加笃信了一件事,有些技术,你看的再多,听得再多,没有亲自的去实践,没有亲自踩过坑,你是根本无法切实体会成长的。
在看看身边的人,绝大多数人是不善于分析的,是不善于思考的,他们不会去琢磨什么事儿知道水落石出,可是我们身边总还有这样的人,
他们善于分析,他们善于琢磨,他们也很善于说服别人……
这样的解释依然合理,寻求真相就是刚需,若是不能弄个水落石出就是很难受,看到一点点的希望就会欣喜若狂,遇到一些挫折根本不算什么,因为真相就像是火,他们就像是飞蛾,还有什么比飞蛾扑火更自然的吗?
分析能力,简直就是“一切能力之王”,可是偏偏好像整个教育制度在这个能力上面彻底失灵——可偏偏还真的有少数人最终“无师自通”
习得了这个能力,为什么,因为对那些少数人来说,“分析”是刚需,弄不明白难受的要死,既然分析对他们来说是刚需,那么接下来为了满足这个刚需,需要学什么就学什么,需要用什么就用什么,需要客克服什么障碍就去克服什么……谁都拦不住,因为那是刚需!
我们听说过一句话: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句话常常被误解,被误解为需要耗费很大的努力去坚持,去努力,去展示,去炫耀,事实上,这句话肯定是对的,因为所有的刚需,都必然显现为“习惯”……就好像你从一开始就习惯了“。到点吃饭一样”。甚至习惯很可能只不过是刚需的另外一种说法而已。
对一些人来说,“优秀”真的就是刚需,你去观察那些优秀的人,若是有机会与他们沟通,就能够发现,他们在这方面机会是一模一样的额态度: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起码是自己能做到的最好,注意“最好”而不是“好”,或者“很好”……如果不是这样,他们会很难受的,举个我身边的例子,记得上初中那会,我上的私立中学教育质量还是挺靠谱的,有一个同学成绩好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永远都是在自我竞争,因为每次考试总成绩能和第二名相差20多分,有一次成绩出来了,他哭的稀里哗啦,因为有一门科目自己很自信很擅长的没有拿满分……你能想象我当时的感觉吗?当时觉得很可怕,现在觉得很可敬,因为,这就是优秀是一种习惯。
什么是牛人,一般来说,三句话就能描述清楚了:有做第一的执念;有过第一的经验;有过多次第一的经验和总结,大多数人从未有过做到第一、做到最好的经验——于是,做不到第一,做不到最好,他们不会因此难受,更不会因此格外难受。也许曾经难受过……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早就习惯了……
仔细体会这样的“习惯”都会脊背发凉,当有些人把做不到第一,或者做不到优秀,当成天经地义的事情,怎么可能可以做到好,怎么可能渴望做到更好,怎么有勇气做到极致。进而习惯的力量终究影响人的一生。
所以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泉。
为什么需要加上一个定语“正确的”,因为有些刚需是不会令人进步的,很显然,我们身边的很多人有“吐槽”的刚需,不抱怨就难受,“不吐不快”不吐出来或者吐不出来,就是难受的要死,吐出来折后感觉呗掏空,再比如说,我们身边有许多人把活在过去当做刚需,他们“好汉只提当年勇”他,他们总是慨叹世风日下。当然也不可能活在未来。
同样的刚需塑造大脑,不断重塑大脑的,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自我驱动力,也就是说,其实就是对于刚需的认知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