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2个月,总算读完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大概也与今天看到的另外的内容有关,内心一片荒芜苍凉感。 结语中作者说真正能以史为鉴的是超越历史的人,即所谓圣人,而我们普通人难免有自己的弱点——就是那种明知是错也无法改正的点,重复历史也是不可避免的。虽然放了食指的《相信未来》,一时间也无法消解这种悲凉感,还是写点什么来排解吧。其实这个过程中情绪是复杂的,感动、激昂、敬佩、气愤、嘲笑,全情投入。总归是更了解了这一个朝代,值得开心。
开国猛人朱元璋
朱元璋是当之无愧的猛人。从一介布衣成为影响明清两朝的开国皇帝,如此大的跨度,是很不容易的。人们常说屁股决定脑袋,在其位谋其事,从一个贫民到敢去造反,并一造到底,不可谓心性不坚。作者把这种思想转变的起源归结于在皇觉寺当和尚,但我认为,这种转变应该是渐进的,最初实属被逼无奈,随后打败张士诚、陈友谅,推翻元朝统治,在一次次的前进中确认信念,直到成为一个后代子孙无出其右的猛人。开国后不设丞相自己劳模式勤于政事,大刀阔斧施政,将这种猛发挥的淋漓尽致。虽然胡惟庸谋反案、郭恒贪污案和蓝玉谋反案中大肆杀戮表现出了非一般的铁血,但无疑,他建立了一个强大统一的明帝国。
建文帝朱允炆
太过温和,可能因为没有治国经验略显天真。既想削藩,燕王反叛时却又不让手下部将打仗伤害到朱棣,以致朱棣以一种戏剧化的形式靖难成功。
永乐大帝朱棣
朱棣是明朝唯二庙号为“祖”的皇帝(嘉靖时改为明成祖,朱元璋为明太祖)。是明朝我最欣赏的一位皇帝。虽然他篡改建文帝历史、以及自己的出生(说自己是马皇后嫡出),但他完成了建文帝未完成的削藩事业,为维护北方边境安宁,迁都北京,亲征蒙古,南伐安南,支持郑和六下西洋(第七次在宣宗年间),实现了盛唐之后的万朝来贡,启用明朝第一才子解缙编撰的《永乐大典》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每次从故宫走过,都忍不住想起朱棣。明朝最爱朱棣,没有之一。
仁宗朱高炽
作为一个守成的皇帝,仁宗如果在位更久,或许会有更多作为吧,可惜在位仅一年,开启“仁宣盛世”。
宣宗朱瞻基
深得朱棣喜爱,若不是因为“好圣孙”朱瞻基,朱高炽的帝位可能就是朱高煦的了。在位延续父亲朱高炽任政,支持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也是一位劳模皇帝,只是英年早逝,对朱祁镇的教育工作不够到位。
英宗朱祁镇
让人无语的一位皇帝,年少糊涂蛋,听信宦官王振谗言,亲征瓦剌,土木堡被俘,千难万难回到大明成为太上皇,被石亨忽悠夺门之变复位,却杀了于谦。这个人皇帝当的相当失败,但却是个不错的人,不仅有盼他归来哭瞎双眼的钱皇后,被俘其间,竟然还赢得了也先弟弟伯颜帖木儿的维护。
景泰帝朱祁钰
英宗被俘、北京危难之机登基为帝。迁都北京后唯一一位没有葬于明十三陵的皇帝。
宪宗朱见深
幼年父亲被俘,太子当的窝囊,只与万贵妃相依为命,养成了懦弱性格。在位期间,后宫、宦官、大臣各方势力群魔乱舞,小说明朝乱世背景一大来源。好在,他恢复了于谦名声。
弘治帝朱祐樘
难得的明朝贤主之一,还专情,明朝第二喜欢的皇帝。
自由的灵魂朱厚照
只想冲出宫门外出游玩随心所欲,自封威武大将军对阵蒙古小王子。对宦官弄权放纵。不适合做皇帝,可以他爹子嗣不丰。
求仙问道嘉靖帝
玩弄大臣,被大臣玩弄。信任权奸严嵩,导致徐阶为了扳倒严嵩费了大劲。
隆庆帝朱载垕
本身存在感略低,但重用徐阶、高拱、张居正,在位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隆庆新政也算不错了。
万历皇帝朱翊钧
始终认为明朝的衰落由他开始。前期明明也励精图治,后期撂挑子不干了。还非常执着的不想立朱常洛为太子,也不让朱常洛出阁读书。好在万历年间有个“一条鞭”首辅张居正,还有个抗击倭寇的戚继光。当然,虽然万历皇帝不上朝,但也不是不管事,帮助朝鲜抗击日本进犯也是毫不含糊。且这一时期明朝资本主义萌芽人民生活还是不错的。《徐霞客游记》徐霞客也生于万历十五年。
光宗朱常洛
各种不得万历喜欢,经历国本之争、梃击案,在位一月就因“红丸案”病逝。
木匠朱由校
他爹朱常洛自顾不暇,导致朱木匠不识字,被魏忠贤忽悠搞乱朝政,和武宗一样,也是个错投皇帝胎的。
末代皇帝崇祯
也是运气不好,虽然勤俭勤勉,可惜大约是明朝气数已尽,各种大旱,农民起义,皇太极来犯,内忧外患,也是回天乏力。袁崇焕原来是那么任性的一个人,虽然抗清有功,但是却排除异己杀了毛文龙,比较乱来。
大明王朝就这么关门停业了。最爱朱棣。有考据又有趣,是本该五星推荐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