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看资治通鉴第二册,P626-1399页;从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汉元帝、汉哀帝,到王莽篡位期间的历史,最突出的应该是匈奴逐渐被打服,来汉朝拜;王莽尊古崇儒几乎到了癫狂的地步。以下零零散散读后感。
汉武帝元年。董仲舒上言,推崇儒家。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这句话很对,道其实一直都在,关键是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才能弘扬道义。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百姓认知水平比较低,主要是就是看中利益,所以还需要教化,否则很难管理。而大夫则皇皇求仁义,唯恐不能用仁义去感化百姓。当今社会应该是皇皇求知,唯恐被高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最后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此统一法度,达到政令统一。
不过那个时候太皇窦太后喜好黄老学说,并不喜欢儒家学说。所以没有切实实施。
劝谏皇上的技巧,人多的时候不要公开反对,等到左右没人的时候可以尽管劝谏,当然这也看皇帝是否贤明。
陈皇后无子,最后被罢免,卫子夫上位。其同母异父的弟弟卫青,有大将之才。
文官势力与诸侯势力相互博弈,皇帝坐享其成。
汉武帝也喜欢招贤纳士,那时候其比较有名的有东方朔、司马相如、庄助等。提出很多建议对汉朝有益。如果意见中肯,既是不采纳意见,也会给予一定赏赐。
对外动武,开疆扩土。这是国家战略问题,经过长期的博弈和实践,渐渐放弃了南越、东边沿海。主要向黄河以北屯兵。
李广治军松散,和士兵打成一片,虽然也会派出侦察兵;程不识则相反,治军严明。司马光认为李广有奇才,才敢这么干,更认可程不识的治军方略。
匈奴屡犯边境,但汉朝无可奈何。
公孙弘对策得到皇帝赏识,做官善于察言观色,升迁很快,后来也是第一个被封诸侯的大臣。
卫青首次出击匈奴,其他大将包括李广、公孙敖、公孙贺等均要么无功而返,要么被活捉,只有卫青俘获7百多匈奴人,脱颖而出。后来每次卫青都打胜仗。李广虽然被匈奴成为汉志飞将军,但还没有什么战功,没有消灭多少匈奴的有生力量,严重怀疑其与匈奴有勾连关系。
《司马法》: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李斯对于匈奴的分析很精辟:“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运粮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以为利;得其民,不可调而守也。胜必杀之,非民父母也。靡敝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
严安上书,希望给民众设立制度以约束他们的过度欲望。
徐乐上言:贤主独观万化之原,明于安危之机。也就是要看见事物的根本原因,找到命门所在,看清大趋势的关键。
主父偃建议施行推恩令。实际上是分化削弱诸侯的实力。比较有名的阳谋布局。
君子犯礼,小人犯法。是最值得警惕的。
主父偃虽然立了很多功劳,但是诸侯仇视,杀之而后快,汉武帝也不得不妥协,否则“无以谢天下”。类似于晁错当年别杀,也是这种形势,并不是皇帝爱诛杀功臣,实在是形势所迫。
汉武帝上位15年了,匈奴依然三天两头烧杀抢略。
公孙弘曾建议没收百姓的弓弩,以减少官吏维持治安的成本。但是丘寿反对:恐怕会导致盗贼依然用弓箭,官吏不能制止;但百姓没有弓箭,无法抵御盗贼的情况。这个和禁枪不一样,弓箭在当时是普通人都能够制造的,但是现代的枪制造门口就高多了。
卫青再次出击,俘获1万5千人,百万牛羊,可谓大获全胜。成了战无不胜的战神。得到无比的遵宠。
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相约谋反。各自开始做准备。只是当时海内清平,谋反的可能性太低,最终还没起兵就失败了。参与的人十多万被杀,庄助只是当初接受一些钱物,也被杀。身处政治旋涡,一旦受到牵连,就是万劫不复的境地。
卫青率领6大将军从定襄出击匈奴,霍去病表现突出,被封侯。后续屡立战功,地位甚至比卫青还高。
皇帝年号是每七年一换。
汉武帝虽然对付匈奴方面的确有成就,但耗资过大,屡次将国库掏空,只能通过各种手段大肆敛财。比如铸钱、收资产税、卖官卖爵、控制盐资源等
最后一次出征匈奴,60多岁的李广最终还是没有立下战功,确实运气不佳,横刀自刎。
皇帝多次到幸雍,查了下在现在陕西甘肃的东部。荥阳在郑州的新郑区。
出现了新的神棍,栾大还是骗皇室有神仙,能长生不老,这招屡试不爽,还把卫长公主嫁给了他,不过最后还是败露被处死了。公孙卿说皇上得到宝鼎的时间和380年前黄帝的情况一样,后来黄帝带着70个宫妃嫔升天成仙。汉武帝说,如果真能和黄帝一样,我抛弃妻子就像抛弃鞋子一样!渣男一枚。
南越、东越、西羌反叛,汉武帝继续派兵镇压。总得来说是有仇必报,不计代价,当时肯定是盘剥了不少百姓利益,但开疆扩土的功绩也是不可磨灭的。张掖、敦煌、桂林等,都是是那个时候逐渐纳入中国版图。
泰山封禅,历史首次。改年号为元封。
因闽越地区地势险恶,人反复无常,怕留下后患,干脆把人都迁走到长江、淮河一带,闽越逐渐成为荒无人烟的地方。
汉武帝期望长生不老,不断被各种神棍欺骗,又不断发现被骗诛灭神棍。
开始征服朝鲜。
法治越来越严,逮捕的人越来越多,司法成本越来越高。很多人沦为盗贼,官府拿办不利要被问罪,干脆隐瞒了。班固认为如果教化到位,是不需要这么多严酷的法律的。
汉武帝招人:“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这段话非常有气度,充满对自己驾驭人的自信。
乌孙国要和汉和亲,把细君公主嫁过去了,但当时国王已经老了,后来传位个孙子,让细君公主继续当其孙的老婆,着实震碎三观。公主当然接受不了,奈何汉武帝还是要求她遵守乌孙的习俗,因为要联合灭匈奴。
过程依然是开疆扩土,新疆、西藏、闽越等地逐渐成为中国国土,并设置了郡。但是耗费也是巨大的,当年征讨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于粮食和水的运输。
李广的孙子李陵带5000人马和匈奴3万多人鏖战,斩首1万多人,还描绘了所过之处的山川地形图,但功败垂成,最后还是投降了。司马迁很同情李陵,为他说了几句话,被判处宫刑。
太子刘据有点可惜。舅舅是卫青,皇上也信任,有意让他接位,虽然刘据仁慈宽厚,丝毫不像汉武帝精密强干。因为汉武帝知道,汉朝刚刚开始很多制度并无事宜,所以必须改革,如果不出师讨伐,天下就难以安定,只能让百姓受些劳苦了。但如果子孙也效仿,那么就会重蹈秦朝的覆辙。所以选一个沉稳安详的后续者,更有利于汉朝的发展。这是汉武帝的心声,其实皇帝心里什么都明白。
只是最后还是被周围的奸臣陷害了。而且汉武帝允许太子自己选门客,里面有不少不正派的人。司马光认为教养太子就应该总是选择正派敦厚的人作为太子的老师和朋友,人性总是淫邪放纵的,不能让太子自己延揽门客。需知“正直难亲,谄谀易合”,都是人之常情。说的都是人性的铁律。
匈奴的游击战打得不错。也能够任人唯贤。
汉武帝晚年悔悟,不该相信方士神棍的话,去找什么神仙,求长生不老之法,根本是水中捞月罢了。任人也更看重品德。今后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
赵过发明代田之法,极大提升了农业技术水平。
关于重新立太子这段很精彩。钩弋夫人所生的皇子刘弗陵很被看好,只是年纪太小才不到8岁,母亲也太年轻。于是汉武帝选了一名忠厚大臣霍光来辅佐,找了借口杀了钩弋夫人。一方面让外人以为不会立这个皇子,不然为什么要杀了他母亲呢,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这个皇子;另一方面考虑了女主人年轻独居,往往骄横不法,做出荒淫秽乱的事来,别人又无法禁止,所以提前铲除后患。心计之深远,完整展现了帝王之术的高水平,绝对的强者狠人,把人性参得透透的。汉武帝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也很清楚,儒家说到底只能是术的层次,无法和帝王之道匹敌。
汉武帝也不是不讲感情,对待为自己卖命的金日蝉和桑弘羊还是会感动落泪,只是看问题的视角维度高出几个层次,看到的是利益、人性、本质,不会被感情道德束缚。
班固评价其雄才大略,司马光批评其前期的做法,但晚年改过,后事托付的也妥当,所以能避免了秦朝的灾祸。
汉昭帝继位。时年8岁,在位13年。刚即位就面临燕王刘旦等谋反。但很快事情败露失败,因为是至亲,没有处罚。其他人诛灭。
有人劝霍光吸取吕后时代教训,适当基于诸侯参政权力,霍光同意,也证明了其正大光明,无私心。
匈奴20多年来被汉武帝穷追猛打,元气大伤,加之内部分裂,也衰败了,迫切希望和汉朝和亲。
寻求休养生息的对策,大家都认为应该取消盐、铁、酒专卖,不和百姓争利。但桑弘羊反对,认为专卖是国家财富集中的根本大业。总之想从决策者分大利,还是很难的。
苏武在北海牧羊为生19年多,始终不肯投降,是忠义的典范。恰逢匈奴想和汉朝缓和关系,在各方努力下,终于放回国。受到最隆重的欢迎,封为典属国,二千石,二百万钱等,去时壮年归白发。霍光和上官桀当年和李陵关系也很好,希望能劝回国。但李陵因为当年投降了匈奴,实在无面目,最终老死在匈奴。
当年托孤的忠臣,上官桀因为当了国丈,越来越骄横,加之霍光始终反对他们一伙搞裙带关系,拒绝了很多升官要求,于是想联合燕王刘旦造反,但是污蔑的信件送到汉昭帝手中却被压下来了。原因是一是被汉昭帝看出时间逻辑有重大破绽;二是刘旦当年造反虽然没被杀,但显然已经不在被信任,还想接口霍光反叛在皇帝身边护卫,岂不可笑。造反都冒冒失失不稳重,失败是必然的。
匈奴又派二万来边界骚扰,汉出兵斩杀9000多人,生擒欧脱王,且汉军没什么伤亡,匈奴向西北方远退。匈奴想和汉和亲,但又怕不答应,经常想汉使臣暗示。对边界的侵扰越来越少了,汉对匈奴使臣招待也越来越丰厚,也在采取笼络的态度,只是一直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双方处于极限拉扯的状态,好像谈恋爱暧昧。
匈奴和乌桓国有矛盾,派兵二万去打。霍光问是否要打匈奴,赵充国认为不必要,让他们相互攻击对汉有利,也避免招惹他们来侵扰边境。听起来有道理。但是范明友却认为可以打。于是拍范明友二万军迎击。但是匈奴收到消息撤退了,于是范明友调转枪头杀向乌桓国,斩杀6千多人返回。匈奴大为惊恐。
楼兰王不愿臣服汉朝,其弟投降汉并告状。正好傅介子出使大宛,于是汉昭帝派他去指责。楼兰王表示道歉服罪。傅介子还把匈奴使臣杀了,回国被封中郎。又建议趁他们小国的王不防备直接杀了,以示惩戒。于是傅介子以赠送财物为名,接近楼兰王并杀之,扶立其弟为新王,该国民为鄯善,并派驻兵,回国被封为侯。这个事虽然短期让汉朝得了一些便宜,但是信誉却大失,以后的小国还会信任汉使臣吗?况且手段也不光彩,明明人家已经臣服了还搞暗杀,有失汉朝威严。这种事就算干,让楼兰国王弟弟的人出面更好。
汉昭帝在位13年就崩了,才21岁。汉武帝的儿子只剩下广陵王刘胥,但是因行为不检点不受喜欢。霍光为此感到不安,后来立了汉武帝之孙刘贺。只是刘贺也荒淫昏聩,在位21天后,霍光他们实在看不下去,又联合太后把刘贺废了。
刘贺上位,不是封赏扶他上位的霍光,而是他原封地的亲信,带过来200多人,但又没有真正松动霍光等人的权势根基,加之行为的确有失皇家道统,就被一手遮天的霍光废了。当然过程还是很惊险的,毕竟这种事风险确实很大。
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太子的)当年受到巫蛊案件影响被逮捕到监狱,其实才在襁褓之中,幸运的是当时的廷尉监丙吉哀怜其身世,保护长大。后来又送给了其外婆,再后来太子的旧臣教他读书。许广汉将女儿嫁给了他,后来成为了皇后。刘病已从小就在社会上闯荡,了解民间疾苦,同时也读书明礼,的确是天意让他成为皇帝。
经过综合考查,选立刘病已为皇帝,即汉宣帝,就位时18岁。
汉宣帝上位第一件事就是封赏扶他上位的霍光等大臣,继续让霍光主持朝政,直到其去世。许氏生子,立为皇后。第三年生子后,被霍光夫人下毒害死。后立霍光小女儿为皇后。最毒妇人心也。当然后来霍光直到此事,还是出于私心隐瞒了下来。
匈奴真是一衰再衰,几乎没有能力再来骚扰边境了。甚至周边小国都开始拿匈奴开涮。
霍光女成为皇后,和原来许后的简朴形成鲜明对比,像谁说理去?不过霍氏一家的骄奢放纵风气也渐渐显露。霍光去世后,汉宣帝将霍家掌管兵权的人逐渐调整成为太守之类的文官,毕竟枪杠子里面出政权,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是一朝天一朝臣。前期可能是隐忍,总体来说汉宣帝行事更加稳妥和成熟。
关于霍光族人骄纵的情况,山阳太守张敞建议由他提出将他们解除霍氏三侯的职务,皇帝假装不许,他在据理力争。但是现在是皇帝亲自下诏直接解除了他们的职务,这不是好的策略。汉宣帝虽然赞赏他的意见,但并没有让他过来这么干。
最后霍氏还是没忍住发动叛乱,但是阴谋被发现,霍氏及牵连的被满门抄斩数十家。徐生分析霍氏的结局,其实早就是注定的,当时他们权势滔天,却不知止。本来天下已经非常嫉恨他们了,还逆道而行,行为不知收敛,必遭祸殃。这也是为什么道德经提倡以弱胜强的道理。身居高位,越是要学会低调处世。徐生也多次上报了情况,建议采取措施预防。但是并未得到采纳,等到评定叛乱封赏的时候却没有徐生的份,有人为此不平。举例认为徐生才是真正功劳的大,提前提醒了,如果早采取措施,可以较少很多不必要损失和杀戮。这是很可笑的,道理确实也没错,但是分析这个事要从皇帝的角度分析。整体防范于未然成本确实更低,对大家都好,汉宣帝当然也清楚。但是整体最有利,对皇帝却不是。当时皇帝已兵权在握,不怕霍氏不反,就怕不反。经过平定叛乱,进行一番整肃,霍氏被斩草除根,不需要经费去供养这些不听话的老臣了,而且名正言顺,没人会同情叛乱者。同时扶立了自己的亲信上位,兵权、政权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个才是对皇帝最有利的策略。
当初汉宣帝和霍光同坐一辆马车,战战兢兢,这个时候其实已经表面,连皇帝都忌惮的权势,灭亡是迟早的事。位高权重的人一定要多读历史,学习道德经的智慧。司马光则评价汉宣帝其实就故意这样酝酿好了,这份洞见的确不一般。
龚遂治理渤海那边盗贼效果较好,重点是注意应到百姓向善,而不是一味惩罚。
上位以来老是出现凤凰,难道古代凤凰是杀地址的。
懂得礼仪是一件重要的生存技能,在术的层面可能是最高的。有时间应该系统学习礼仪先关规定。
丙吉当年对汉宣帝恩情这么大,居然完全不提起,只因有人冒充当年喂养过皇帝,他来佐证,随便说了当年的事,皇帝很感动于他的贤良。真是一个傲娇的人。
刘贺被罢免皇帝后,看翻不起什么大浪,就封他为海昏侯,就在南昌。最近考古刚刚发觉出来。 里面的东西,海昏博物馆东西很多。
疏广和梳受退休,赐给了不少黄金,他们全部用来请客吃饭。因为他们认为贤而多财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当时诬告罪排在杀伤罪之前。
继续和匈奴厮杀。
赵充国70岁,征讨西部先零等国的叛乱。坚持稳扎稳打的策略,数次被朝廷责难怀疑,但都有理有据,据理力争,终于没有硬攻,以较小的伤亡代价,解决了问题。过程中,朝廷也逐渐被赵充国说服,魏相最后也坚定支持。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将在外,就应该给予充分的权利去决策,皇帝最重要的事选人用人,品德很重要,平时的思想教育很重要,打仗是战略谋划很重要,真正打仗过程,必须给予在外带兵将领充分的信任。
赵充国班师回朝的时候,被好友劝说,大家都认为这次是靠2位将军率兵出击,才有这么多斩获,并赢得快速的胜利的,因为表面看的确如此,但是见识高超的人却能看出,羌人已经穷途末路,即使不发兵他们也会自行投降。但是汇报的时候还是应该按照大家的看法来,这样对大家都好,与赵充国也没有什么损失。这当然是一种圆滑的处世智慧,也表现了自己谦逊。但是赵充国不这么认为,坚持自己的想法汇报给皇帝,因为自己年岁已大,也没什么追求了,只希望把军事方面的经验,真实的积累下来,而不是蝇营狗苟的迎合大众。中国真是缺少这样坚持真理的人,真理本身不重要的,重要的坚持自己,而不被大众看法所裹挟。
霍光去世9年后,魏相去世,没看魏相发表什么意见,也没写诋毁霍光方面的言论,就这么挂了。公元前59年。
当时政治清明,多个郡出现凤凰和神雀。11只凤凰飞集杜陵。
严延年治民严酷,而且很不认同黄霸那种以教化为主的方针,好杀伐且随意,百姓很害怕。其母见其行径不愿见他,预言很快就要被杀了,然后回家先去扫墓。一年后,果然被斩首。
此时匈奴内乱依然不止,一下出现5个单于征战。汉大臣认为这是进攻屯兵匈奴的好机会,但萧望之不认同,认为应该通过恩德来感化,现在出师无名,必难取胜。其实关键还是在于派兵过去并没有碾压优势,而且导致匈奴一致对外,反而团起来,又不能取胜,则得不偿失。
韩延寿因为被指控在位期间奢华超过规定等问题被斩首,百姓非常痛惜好官被杀。
萧望之因为贪腐被免职。
匈奴单于向汉称臣,派弟弟来长安做人质。
大司农耿寿昌发明常平仓制度,利国利民。即粮食多的时候高价买入,粮食少的时候低价卖出,减少粮食价格波动。
杨恽因为同情韩延寿,说话口无遮拦被告,贬为平民。意志消沉,每天饮酒作乐,有人劝,他又回信抱怨了几句。因为这些事又被告,恰好出现日食,就把原因归到他身上,被斩首。死于话多的典型。
赵广汉、盖宽饶、韩延寿、杨恽的死都不能让人心服,他们罪行怎么也不至于被斩首。古代法治,中国方面,的确是比较弱化的。
张敞因为杨恽的关系,被弹劾,但是皇上珍惜他的才华,压下奏章没有发下。张敞让其部下去查案,但是絮舜很不以为然,讽刺张敞也就剩5天当京兆伊了,还查什么案子。张敞很气愤,直接找了个罪名杀了他。絮舜家人感到冤屈,上告。皇上没办法,就把之前指控的奏章下发,将张敞贬为平民,然后放他逃跑了。后来其他人治理不力,老是有盗贼出没,还是把张敞请回来管理。一个人有能力到上面的人离不开,才是王道。
太子刘奭性格温柔仁厚,喜欢儒家经术,但是汉宣帝很生气。认为汉朝制度应该是王道和霸道兼用。批评儒家纯用所谓礼仪教化,不识时务、喜欢古人古事,总认为今不如昔,使人分不清何为名,何为实,不知所循。
不过司马光并不认为儒家不行,而是因为儒生中有君子也有小人,皇帝应该找真正的儒家,而不是任用俗儒。
不过皇上最后还是认可太子当太子的 。
赵充国虽然年老,但涉及外夷征讨的事,还是参与顾问和筹划,国有一老,如有一宝。
匈奴的呼韩邪单于愿意臣服于汉朝,破天荒第一次。汉宣帝很重视,让他位列诸侯之上,并派兵巩固其统治,未知是否是养虎为患呢。
荀悦对这种做法不认同,位置感很重要,除非处于权宜之计,正常还是不能随便让别人僭越。
本来西域都畏惧匈奴,现在连匈奴都向汉朝称臣了,于是周边小国都遵从汉朝号令了。可谓强胜到了极点。
皇太子所宠幸的司马良娣死了,郁郁寡欢,皇上给他又找了王政君,很是开心,很快有了身孕。男人有新欢,立马不emo。
汉宣帝在位24年死了。班固评价还是很高的。
汉元帝继位。最大的问题是优柔寡断,佞臣当道。但是请的顾问儒家贡禹,建议是消减不必要的开支,没有切中皇帝的要害。这不是贤臣所为。
起初萧望之等还是很受器重的,但是车骑将军史高和内部宦官勾结,君子终归斗不过小人。最后分分落幕。汉元帝虽然知道被欺骗,还是继续任用太监掌权,着实不理解。很多时候,远离奸邪小人比任用正直忠臣更紧要。趋利避害,人应该是先避害再趋利。
几个太监屡次欺骗,陷害贤臣,但汉元帝只是责备,该用还继续用。对待下面的人,没有点手段是根本走不通的。连司马光都感到奇怪,容易受骗,而又难以醒悟。
薛广德劝谏皇帝不会说明理由,被训斥。很多时候人都有这种毛病,傲慢原因也好,幼稚也好。最好是不要劝人,要劝也要说明缘由,在对方角度立场去找理由说服,可以基于风险的思维。
当王就必须杀伐果断,自古明圣未有无诛而治者也。但是元帝呢,毫无原则,耳根子软。死不悔改。
现在看曹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多么高明的智慧。
贾捐之和杨兴想通过吹捧 当时的石显升官,但是石显早就看透他们的想法,反而将他们治罪。这些儒生,想通过拍马屁,就捞取政治资本,的确有点天真。当时石显已经大全独掌,也的确不需要这些虚伪的支持者。
汉朝还是时不时赦免罪犯,但是当时条件和建国时候变化还是蛮大的,大赦天下毕竟还是属于权宜之计。
一段警惕:“盖聪明疏通者戒于大察,寡闻少见者戒于雍蔽,勇猛刚强者戒于大暴,仁爱温良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
在观看野兽搏斗的时候,有一只熊跑了出来,只有冯婕妤挺身而出,阻挡在汉元帝前面,汉元帝很感动,其他贵妃则很惭愧和嫉妒。
京房善于易经学术,会占卜,提倡对官员开展考核,因此也得罪权贵大臣,尤其是当时权贵石显。新政实施的时候,本来想在京城统筹,但石显劝皇上直接让他去地方落实新政。后来应为嘴不严,将自己和皇上的对话全都告诉了小舅子,被泄露,最后都被杀了。死于话多+1
同样还有御史中丞陈咸抨击石显,但将宫禁泄露给密友朱云,被石显侦察知道了,也都被捕下狱。打铁还需自身硬。
陈实和甘延寿在西域当将军,假传圣旨出兵康居国,把匈奴郅支单于给灭了,大快人心,功劳卓著。真正做到了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还是老问题,僭越问题足以判斩,但是功绩实在太卓著,皇帝很欣赏。是程序正义重要,还是实际功劳重要?最后还是封赏了他们。
皇帝的幼弟去世,看到太子并没有表现的很伤心,很生气,责问太子老师史丹 。史丹解释是为了避免引起皇上伤感,专门不让太子伤感。汉元帝感觉有道理,无法反驳。永远站在对方立场说话办事,是多么重要的情商,特别是身居高位,生死只在一句话,甚至一个表情。
匈奴呼韩邪单于听说郅支单于被灭了,既高兴又恐惧,赶紧来称臣,自愿当汉朝的女婿。皇帝把后宫良女王昭君赐给了他。单于建议不要设置边塞,他原因作为北方的屏障,节省开支。但是边塞老一辈认为不可以,还是很有远见的。
公元前33年,汉元帝去世。汉成帝继位。
汉成帝,公元前32年继位。石显很快失势,遣回原郡,内心抑郁,不仅饮食,死在途中。其实纵观石显在位期间,并没有做什么对不起汉朝的事,反而是兢兢业业维持统治,虽然有结党营私的嫌疑,但还是对得起汉元帝的信任的。
后期便是皇帝的外戚舅家王凤权倾天下,王氏势力遍布朝野。汉朝一路走来,当权的只要不是儒家大臣集团,就会被司马光抨击。不管是宗族诸侯、宦官还是外戚。
汉成帝当太子时,就出了名的好色。杜钦建议回复古代制度,只娶9个老婆,死了也不补。被驳回,必须的。简直异想天开。况且汉成帝最大的心病就是没有子嗣。
匈奴那边的习俗也是儿子继承父亲的老婆,然后头胎要杀死,太残暴了。
谷永巴结王凤,认为就推荐的美女能生孩子就好,不用拘泥成法。杜钦也效仿,这小子见风使舵。甚合朕意。
陈汤虽然私德不是很好,但是军事才能卓越,算无遗策,很得王凤赏识。
王延世治理河水有功,封侯。
夜郎国叛变,轻松镇压。
王章等弹劾王凤专权,结果还是被皇帝出卖了。
权侵朝野的王凤挂了,推荐王音继承他的地位。
汉成帝还是微服出访,其实就是出去游玩,找美女。后来找到赵燕飞姐妹,美艳绝世,毫无瑕疵。后来还封赵燕飞为皇后。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么多年依然没有儿子。全国都陷入了焦虑。异象频发。
王氏5个诸侯争相攀比奢华,皇帝吓唬了他们一顿。但并未治罪,可能自己也是这个德行的吧。
发现现在都是4年一个年号。
刘辅上书规劝皇帝远离赵燕飞等美色,减少微服出巡游玩等,被秘密关押。
王莽是皇后一个弟弟王曼的儿子,王曼死的早。王莽能力和才华很高,也善于演戏表现自己的贤能,善于向上社交。
开始皇帝建造初陵,后来又挺了解万年的话,改为建造昌陵,本来说3年可完工,但5年了依然遥遥无期,耗资巨大,几乎赶上秦始皇的陵墓耗费,百姓不堪重负。最后又改为继续建造初陵。
谷永去凉州当刺史,走之前上奏,大胆披露皇帝这些年的过失,差点被杀,好在跑的快,没被追上,后来皇帝也后悔了,没再追究。
孔光知法度,修故事,关键是守口如瓶。这是能久安的秘诀。
朱博当官的策略是依靠当地的豪强,办事没有不成功的。当然这样也弄容易被豪强裹挟和反噬。看怎么把握驾驭了。
天下以言为戒,最国家之大患也!当今如何呢?值得深思。
天道有盛衰。天道就是本来的自然规律。
汉成帝到了一定年龄,也厌倦了游玩宴饮,重新学习儒家经书。太后很欣喜。
西岳就是华山。
定陶王刘欣表现不错,被立为太子。汉成帝也任命了,自己终究没有子嗣。
王莽一家人都很擅长伪装,其夫人穿着布围裙想女婢,表现得非常节俭,甚至有点过分了。
教化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依靠,刑罚是辅助。
公元前7年,汉成帝挂了。汉哀帝继位。
有人追究前皇帝汉成帝原来其实有子嗣,但是都被赵皇后给毒害了,要求追究其及亲属罪责。但议郎耿育认为这是汉成帝的良苦用心,开始因为没有皇子立了现在的汉哀帝,后来有了皇子,但是考虑皇子小容易被太后钳制,又没有值得依托的大臣,为避免天下倾覆扰乱,才纵容赵燕飞。这个马屁妙啊,完全说中了皇帝的心里。好的马屁精就是能将上级任何观点和行为合理化。后面批评现在追责的人,当时明知这些事,但知道顺从谄媚,不敢坚持力争。现在暴露出来也于是无补,只能有损皇家威严罢了。
汉哀帝也感激当时赵燕飞支持他当皇太子,于是没有再追究,而王太皇太后和王氏则甚为怨恨。
皇帝最后还是把自己亲身父母立为共皇,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和当时礼仪还是不符的,这样就出现了两个皇太后了。反对的大臣也被傅太后贬了,之前得罪她的都受到打压。女人权力欲也是非常可怕的。
汉哀帝用朱博,因为朱博能将他的想法合理化,为将自己亲身父母共尊提供理论和实际的支持,以孝的名义。孝也是一个名,朱博用这个来扶自己上位,来打压自己的政敌,对于皇帝,则用这个名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而且是精准打压,谁是我们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汉哀帝身体不好,鬼神迷信的神棍又来登场了,不过这次一些建议执行后并没有让汉哀帝身体好转,于是不被信任,最后反而全被杀了,汉哀帝也只能认命了,鬼神迷信是人最后的依托。
朱博帮着傅太后打压她看不惯的人,被告发,被皇帝治罪,自杀。站队问题,皇帝最忌讳权柄被他人拿着。
汉哀帝后期异象频发,境内有一块大石头突然转侧立起,东平王刘云和王后亲自前往拜祭,后来被举报谋反。告密的几个人都发家了。
董贤很得皇帝宠爱,赋予了很多特权。其妻子、父亲等都升官发财,赐予的钱财不计其数。做了很多超越礼仪的事,费尽心机要给董贤封侯。
郑崇认为董贤受宠过度,后来因为一些事被问罪,最后死在狱中。资治通鉴里很多人都是因言获罪,话说回来,里面记载本来就都是上层的大人物,而大人物的主要工作就是沟通。
毋将隆和傅太后在买卖奴婢的价格上争持,汉哀帝很无语,考虑之前上位的时候支持过自己,只是免职。一次成功的站队够免死一次了。
鲍宣批评皇帝“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不得自专快意而已也”皇帝因他是名儒,也没治他罪。不过宣批评还是比较中肯的。
匈奴单于想来朝 拜见,但是当时汉哀帝身体不好,就不想见了。黄门郎杨雄极力劝谏,现在匈奴臣服汉的局面不容易,这样拒绝必然让匈奴和汉朝产生嫌隙,实在得不偿失。汉哀帝认为有理,毕竟当时南、东、西都好对付,最难对付的始终是北方。
丞相王嘉提出宠幸董贤太多,上于是渐渐不喜欢他了。表面看大臣说的很对,但皇帝为什么就是不爱听呢,并且还对提出意见建议的人反感?答案在1342页表面:汉哀帝亲眼目睹汉成帝国家政权操持在王氏手中的情形,因此屡次诛杀大臣,想效法汉武帝和汉宣帝加强君主集权,但是宠任奸佞,听信谗言,憎恶嫉恨忠直的大臣,致使汉朝大业从此开始衰落。也就是说,依然是权力分配的问题,只是汉哀帝不够明智,驾驭不了权势。
后期又起用了王莽、孔光等在民众呼声交大的人,还是为了平衡吧。想着把皇帝位禅让给董贤,效法尧舜,只是没想到董贤完全不是对手,加上王太后还在位,三两回合败下阵来,军政大权悉数归于王莽。
王莽善于结党营私,自导自演,演技一流,让自己人举荐赞扬自己,但每次封赏都极力推辞,用来蛊惑太后和民众。不断打压异己;又善于分利,太后和皇帝身边的人都是他的人,专门结交有声望的人,对人性的掌握极为透彻;重视虚名,事实干得不多,通过贿赂来让周边藩国来朝贺,花钱搞一些祥瑞,营造一切太平,欣欣向荣的假象。一时权倾朝野,无可匹敌。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人物。
封为安汉公,当然也办了一些实事,比如规定车马、衣服、婚丧等制度,在各级设置学府等。
由于王莽演技一流,已经达到令人人恐惧的程度。
派人去调查民间情况,凡是歌功颂德的被封侯,报灾害的被诛杀。
汉平帝日益长大,因为当初隔离其母亲的原因,对王莽怨恨,王莽趁腊日大祭的时候向他呈献椒酒,并在酒中下毒,平帝在未央宫驾崩。
王莽立2岁的刘婴为皇帝,号称孺子。期间评定了起名的两只义军,王莽更加膨胀了,篡汉的想法由试探变成了真正实行。当然,就有人配合做一些祥瑞符命,搞得好像天命不可违的,王莽也是身不由己。哈哈。权力就是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