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进新家已经一个多月了,家具和装饰都在慢慢添置,本来打算等家里装得差不多了再和买房攻略一起写一篇,后来觉得可能一整年都会不停地在添置有的没的,就不拖延了先把买房的稿子憋出来吧~因为内部目前还很不成熟,就放个房子外观镇楼:
大概四个月前“买房”这个想法还完全没有在我的脑中发芽,租着一间风景优美的湖边小公寓觉得特别满足,后来忽然有一天,张老师提出了买房的想法,主要目的是为了小北有一个大一点的生长空间(以及热爱购物的他好久没买东西了)。我清楚地记得圣诞节在西雅图的时候我还完全不买账,觉得租房子更经济方便,于是张老师证明给我了为什么买房其实更经济(其实这不是什么难的算术,房子的涨幅啦每月的贷款啦抵的税啦打打算盘就很清楚,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我很快就被洗脑了,即使罚了两个月的房租+300刀手续费,我们还是毅然决然搬了出来。
从我做出决定要买房,到最终拿到钥匙并搬进去,中间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应该算是比较迅速了吧~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买的是跟房产经纪看的第一套房,按概率来说,可能整个爱达荷州就只有一户人家会买看的第一套房,但我觉得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很稀奇的事。
首先,我们看房前就已经非常清楚自己的诉求了,预算,地点,大小,房型,都基本有数,在跟房产经纪看房前的一个周末,我们也自己去看了一些open house(样板房),就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了。找房产经纪我们就比较懒,选了一个可以说是张老师公司御用的房产经纪(可能是除了HR之外最清楚每个员工工资的人),聊了聊觉得比较靠谱就定下了,第一次见面就把我们的所有诉求如实相告,谁的时间也不浪费。接下来一周每天睡前就在iPad上刷房产经纪发来的列表,选了5间房子约好周六一起去看。结果到了周六5间房瞬间变成3间了——有2间被秒杀。虽然有一间的后院我超喜欢,但既然没有缘分也没办法。
一走进第一间房子我跟张老师都觉得一整个到家了的感觉,我觉得人和房子跟人和人一样之间都是有化学反应的,反应对了就会自然而然擦出火花,逻辑什么的就根本用不上了。我们说很喜欢这间,结果房产经纪说哦那很棒棒啊但是这间昨天刚被我的另一个客户买走了……不过旁边就有一间房型一模一样的就贵3000要不要看看?好啊看看呗,结果看了之后我们都更喜欢这间,比刚才的房子多了好几个飘窗,房子配色也更好看,不由得心生欢喜。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接下来再看别的房子,怎么看也觉得不如第一家了。其实我还是抱着一种不着急再挑挑的心态,这时候张老师又跳出来给我洗脑了,说我现在的肚子啊差一周差好多事呢能省一周是一周blahblah,我就这样莫名的又被说服了……后来想想也对,看房子就跟在麦田里选一株最丰满的麦子一样,永远都会有更好的却永远没有最好的,也许凭着直觉选一株看着还挺顺眼的不失为一种聪明的选择。
决定了要出offer之后的事情就比较简单了,B村不像加州,是买方市场,从不会有一个房子十几个人竞争的情况,(就像老友记里的Ross一样,在纽约租房,以为送个水果篮就能贿赂成功,结果不得不跟原房东一起裸体才能脱颖而出)我们作为买方,不跟卖方还价就已经算很给面子了~我们俩都是遵纪守法好公民,信用记录都漂亮得很,拿了个3%的15年贷款利率就轻轻松松签合同了~关于房子的均价我就不多说了,因为跟国内对比实在太强烈。总之每个月的房贷可以说完全没有存在感,我们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差不多等于白落了个房子吧~
其实在美国农村买房就是这么简单,买方市场选择多,找到一间合心意的并不难;房子都是装修好的(连选家具都选择强迫的我觉得毛坯房简直是反人类的存在);房子价格美好而实在(算的是实用面积并且院子和车库都是送的~);最重要的卖房手续也很简单并且美国有搬家文化,很多人都是过个几年一言不合就换房子住。
其实对我来说,在哪住都没有什么区别,只要跟张老师在一起,哪里都是家。世界那么大,找一个住所太容易了,世界上的人那么多,找一个真心相对的却很难,幸好我还能分清,什么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