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固化、单一
我对时间管理的第一印象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备方法,是高效能人士的必备素质。它象征着自律与高效。学习的初衷也是为了将自己从繁杂的工作事务中解脱出来。我想象中的时间管理就是精确规划自己的所有时间,极度自律地去执行,不带任何情绪和个人感情,抛开一切思想杂念,然后顺利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
譬如说我觉得自己专业理论基础不是那么扎实,所以我一直想弥补这块,周一到周五工作太忙甚至加班很晚,没有个人时间,就想着周末恶补。结果呢,两年时间里几乎一次也没执行,即使没执行心理也饱受折磨,每天惴惴不安。这就是因为自己把时间管理想象太固化了,反人性的设计从开始就注定了失败。因为人并不是一台机器,因为自律并不是那么好掌握的。
2.角色失衡
我只把时间管理当做了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所以从未考虑过它在生活中的应用。我并不是一个工作狂,但是岗位性质和自己的责任心决定了工作会占用我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每天两点一线,加之通勤时间较长,我一度产生了负面情绪,任由工作与家庭失衡,不堪重负。
3.囤积综合症
樊登读书会会员、年糕妈妈忠实用户等,对知识付费我向来是买买买,线上视频课光是孩子辅导就包含英语、手工、乐高、非洲鼓等等,我自己囤的有PPT制作、精准表达、财务思维等等,每一个都想学,完全不在乎自己有没有时间一一去学习,也完全没有时间规划怎么去让这些课程发挥作用,只注重囤积那一刻的思想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