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看了魏书生老师《骨干教师成长》的录像讲座。魏老师说他的话,他的建议可以不记,如果一定要记得话,希望老师们记住“松、静、匀、乐”四个字。他说这是他原来在开学典礼、散学典礼,做报告前常讲的四个字。无论在教师的教学中,还是在学生的学习中,能够做到这四点非常重要。
松:身体松
现在老师的教学压力很大,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很重,这时候尤其需要放松身心。他这样劝慰学生和教师:“你们每天来学校,看看书,写写字,算算题,想想事情,这哪里累着了?比起那些真正的体力劳动者干活时的浑身酸疼,你们幸福多了。所以,你们依然是全世界最轻松的人。人身上有141根神经、200多根骨头和50多万个细胞,你作为这些物质的统领者,每天何苦把它们的领导搞得紧张呢?”
是呀!许多时候,我们身体上精疲力竭的感觉常常并非是因为肢体上的劳累,而是因为“内心的沉重”,即所谓“劳心”。若再推敲一下劳心的原因,我们会发现也常常并非因为事情本身有多重多烦,或许是因为杂念分散了精力;或许是因为欲望打破了平衡。所以我们要放松身心!
静:心灵静
魏老师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使自己内心经常保持宁静,还要帮助学生寻找内心向善求美、积极向上的阵地。魏书生老师会这样开导那些不自信的学生:即使那些成绩排在全班倒数第一、倒数第二的学生,也不要在班里抬不起头来。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庞大的世界,都有着花鸟鱼虫、日月星辰、江河山川,所以不要自卑。我们要经常反观自己的内心,坚持这些美好的品质,坚持再坚持,然后有了余力再拓展。 保持内心宁静,坚持真善美并不容易。人最多的时候都是与自己战斗,所以,我们一定要守住内心那块美好的阵地,守住守住再守住。要记得,“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这样的话,无论老师还是学生,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你住简陋的茅屋或高楼大厦,你的人生是冲向高峰还是迈入低谷,你处在顺境还是逆境,都会淡定从容。
保持内心宁静、找到内心深处的阵地,在现代社会尤其重要。现代社会是个信息化、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的时代,评价体系多元,评价方式多元,同一件事情可能有百种看法。只有坚守住内心的阵地,才能让自己的内心不成为无数垃圾信息的跑马场。也许那些垃圾信息在你的内心肆意践踏,然后扬长而去,给你留下迷茫焦虑。这时候,只有内心宁静,以静制动,以我心易万物,把有效信息放进来,无效信息排出去。然后,有效的信息经过内心的过滤和加工,形成资源,你才能成为信息社会的主人。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庞大的世界,都有着花鸟鱼虫、日月星辰、江河山川”、“无论老师还是学生,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你住简陋的茅屋或高楼大厦,你的人生是冲向高峰还是迈入低谷,你处在顺境还是逆境,都会淡定从容”我们既不要因为自己的“相对渺小”而自卑,因为“居体内细察,心域极宽”;也不能因为自己的“相对高大”而自大,因为“处天外遥望,地球很小”。坚守住内心的阵地,不让自己的内心成为无数垃圾信息的跑马场。淡定从容,无欲则刚。内心宁静,以静制动!
匀:呼吸匀
人的生命在呼吸之间。魏老师认为,人的呼吸就像草原上的小溪一样,不深不浅,不急不缓。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守住平常心。在平凡的岗位做平凡的事情,仍然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这才是人生的境界。这一点,对于做老师的就更为重要。他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无论今后做多大的官,也要把自己当做平常人,不要挣了些小钱,做了小官,就颐指气使飞扬跋扈。要记住,即使你做了大官,也应该把自己看作是比别人多负了点责任。
对于学生来说,走进考场,当你茫茫然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也要记住“匀”,呼吸均匀,调整状态。匀还表现在不要经常生气,因为智慧越高,极端越少。
智慧越高,极端越少——少生气上火;在平凡岗位不卑不亢乐观向上,有领导官职不骄不躁平易近人。
乐:情绪乐
魏书生老师说,人要经常保持乐观。乐观主义不是一辈子一帆风顺,经常升官发财,摊上这种命运傻瓜都快乐。90%的人一辈子都不会那么顺利,总会遇到坎坷、压力、挫折,而面对误会、指责、埋怨、谩骂还能快乐的人,才是真正快乐的人。他听见有些老师抱怨:那个学生怎么不听话,教师的待遇怎么这么低;还有的年轻人抱怨自己为什么不出生在富贵人家。他说,人在不快乐的时候,多半是想对自己不能说了算的事情想说了算。其实,要想让自己快乐,改变自己的态度很重要。我们尽力去做自己说了算的事情,总做有效率的事情,总做有用的事情,那么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就会提高,那你也尽到了生存的责任。 做自己说了算的事,就会有“不能改变环境,但能改变自己”的从容淡定、“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能改变人生的宽度”的乐观向上。
松、静、匀、乐是魏书生坚持了几十年的“注意力体操”,魏书生说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每天都感觉您是全世界最轻松的人之一,心灵最宁静的人之一,呼吸最匀称的人之一,情绪最快乐的人之一,走进校园,“松静匀乐”;师生问好,“松静匀乐”;见到校长,“松静匀乐”;见到朋友,“松静匀乐”;见到对手,“松静匀乐”;进办公室,“松静匀乐”;打开教材,“松静匀乐”;开始备课,“松静匀乐”;写备课本,“松静匀乐”;走进教室,“松静匀乐”;组织教学,“松静匀乐”;处理矛盾,“松静匀乐”;回身板书,“松静匀乐”;一天工作,“松静匀乐”;下班回家,“松静匀乐”;市场买菜,“松静匀乐”;讨价还价,“松静匀乐”;回家洗菜炒菜,“松静匀乐”;那么一天下来,“松静匀乐”加“松静匀乐”还是“松静匀乐”。日常生活中,天天训练,经常思考,由下意识沉淀成潜意识,有量的积累,不由自主的就编织成了“松静匀乐”的程序。天天‘松静匀乐’了,就会感觉到学习是享受,工作是享受,尽责是享受,助人是享受;年初是享受,年末还是享受,不羡慕人家,不攀比人家,也不嫉妒。人就生活在快乐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