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我,亲爱的同学们:(前言部分)
大家好,不知不觉的,大家都已经是为人父母了,现在都已经开始关注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也是在一线教师的岗位上,十年了,一直在学习,一直在探索。这一年多的时间,一直在学习心理学,严格的说是心理学的一个方面,主要是针对青少年教育,并且在班级、在学生身上实践,课余的时间,也一直带着我们班的家长们共同学习,整个呈现出来的效果是特别好的,所以也想着能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想说的是: 我们,现在作为家长身份的话,需要先从自己的教育观念、从自身的学习入手,先改变自己,再来改变孩子。因为据我了解,现在咱们有一部分同学,应该,孩子是由老人带着,自己在外面工作,有的是夫妻两个都在外面工作。可能一周或者两周的时间,才能见到孩子。那这样的话,我们和孩子的沟通其实是比较少的。
在这儿首先是想给大家说的是: 孩子不在我们身边,我们和孩子沟通的机会是比较少的,每次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大家通常会说些什么呢?是聊天、谈心肯定孩子的话比较多?还是交代孩子不要做这个,不能做那个,这样的话比较多呢?其实我想说的是: 一定要多去关注到孩子表现比较好的地方,就是他做了哪些特别值得家长肯定和表扬的事情,谈事情,不要总去讲道理。
还有跟老人沟通的时候也是,一定是要肯定老人的付出,还有老人的辛苦。因为,往往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说,给老人送东西啊,或者送钱呀,感觉从物质上去孝敬老人,或者说补偿老人。给我们照看孩子的,是很辛苦的,物质上财力上的给予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其实我们在言语上需要更多给老人一些肯定。可能很多时候,我们,因为我们成长的这个环境吧,或者成长的,这个经历决定的,很多话我们不太能说的出口。但是,真的,我们大家既然心里都惦记着老人的这个辛苦,那我们就通过我们的言语,也要多给老人一些安慰也好,鼓励也好,去认可他们的付出。
还有就是跟老人聊孩子的时候,可能老人带着孩子,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都是不可避免的。即使说孩子跟着我们,我们自己去教育孩子,也是会出现教养方面的问题。所以说,我们一定在跟父母沟通的时候,不要去责备父母,不要去说:孩子都是你们惯的,或者说你看,他现在都不成样子了,你们不要总是去惯着他。
我们给父母在跟沟通、聊孩子问题的时候,我们也是要多说肯定的话,比如:孩子能够自己独立的吃饭,不用大人喂,多亏了爷爷奶奶呀!即使说,有时候老人疼孩子真的总喂饭,咱们也要看到,有哪一次孩子自己吃的时候,及时的肯定孩子这个行为,也肯定父母,告诉他们培养出了孩子的独立性。让父母知道,孩子可以自己吃,并且孩子的爹妈还觉得他们有功了。最起码,这样说,爷爷奶奶是不会生气的,如果你说:看看,就是你们总喂饭,他这么大了都不会自己吃!这时,谁会开心啊?家里谁都不会开心的!当然,我这只是拿喂饭举个例子。
其实不管是跟孩子沟通,还是跟老人沟通,我们都要注意一点,那就是:要说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不要说不希望他做的事情。比如说给老人交代事情,我们怎么说呢?以前怎么说,大概会是: 别用让孩子看电视,别总是让他吃零食,不要总是让他乱跑,等等;给孩子怎么说,上课别说话,别骂人,别打架,别跟爷爷奶奶顶嘴,别跟小朋友闹别扭等等。这都属于否定式,咱们可以把这些换成肯定式,再来说一下:比如,把“别总让孩子看电视”换成“吃完饭让孩子先写作业”,“别总让他吃零食”可以说“让孩子多吃点水果或者我买的什么什么健康食品”,跟孩子说的“上课别说话”可以换成“上课多举手发言”,“别骂人别打架”可以换成“多跟同学去做运动或者一起看书写作业”。也就是说,多表达我们希望他做的,而不是不希望他做的。
刚刚这些说的有点儿多了,稍稍有点儿跑题,但是我感觉,也是需要提一提的,因为那是我们很多人都惯用的思维,也就是传统的挑错思维,以后咱们都需要变一变了。还有一部分同学,可能会觉得,我要说的是不是赏识教育,其实不是的,因为上大家都会说“你真棒!”但是,这其实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今天我就首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方面吧,就是“关注孩子的正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