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树丽
说实话,我最早和大家一起读书的时候老李并不关注我读书这件事,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渗透的力量,因为渗的多了自然就透了。
就像我们老梁读书会最早也就是个位数,但是现在我们的成员变得越来越多,已经发展到了二三十人,人气是第一要素,这会形成一个强大的能量磁场,然后聚集更多的力量,产生更大的影响。
后来我参加了禾光读书会,这是我们老梁读书会的升级版,我们的读书成员已经走出了职业的局限,已经有了不同,这种信息差给我更多的机会向去优秀的Ta们学习。
读书是需要诱惑的。我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拉着老李一起读书,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单方面的学习或成长并不能让自己走的太快,就如两个人的行走,一个人总要等等另一个人才能实现齐头并进,但是要想把另一个人领上道并不容易。
改变别人是最难的一件事,我们都知道"外求皆苦",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应该改变自己的思维,找到最合适的路径,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而不是执着于去强行改变。
只要我们能坚持自己行走的方向,剩下的只需交给时间。
慢慢地老李开始有了好奇心,当然所有的人都是有好奇心的,这种好奇心会让人不可避免地陷入"凑热闹",然后"随大流",最后一起走。
我知道老李有着很深的理论基础,所以他完全可以胜任读书分享这件事,所以我很早就在策划他参加读书会这件事,于是每次回家我都会给他描述读书会的新成长,比如明珠先生读书多么厉害,柴大哥多么风趣,我们群里的美女都是智慧与美貌并存等等。
人只要有了动心,那就一有了突破口,我们每天在这个突破口处寻找出口,终有一天阳光会投射进来。
于是老李就这样"沦陷"了。他开始跟着我参加读书会,最早的时候,读书会男士是极少的,但后来有了明珠先生的加入,于是马上就有了磁场源,柴大哥来了,杜学长也来了,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热爱读书的男士被吸引。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我们可能没有注意到从何时是开头,等我们发现的时候,我们已经顺理成章有了很远的行走。
让老李讲书这件事是我提出来的,然后大家一起响应,但是老李不知道这种想法来自我的推荐,因为在他的面前我没有说,提出希望的是大家。
我必须承认我们禾光读书会成员的情商一等一的高,不仅如此,她们的思维都是立体的,哪怕坐着不发言,你都能感觉到不同。
所以老李讲书这件事是被动语态,但谁的行走不是从被动开始的呢?一旦我们把被动做成了习惯,我们就有了主观能动性,有了更多的内驱力,从这一点我觉得自己做的很对,就像我们老梁读书会的成员,我要求他们每个人讲一本书,最初他们也是恐惧的,但是真正被迫走了一次之后,他们竟然爱上了分享,这个蜕变的过程给了自己更多的愉悦。
老李这一周都在备课,我从来没有见过他如此专注,只要有时间他就在整理他的分享,不仅如此他追完了《井冈山》这部电视剧,我从来没有见过他认真学习的样子。
我相信动力来自压力,人一旦有了重要的事情需要做,你会发现他一定是重视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会让他达到心流的状态,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成长。
老李给我们讲党的发展史也是我给他定的主题,在七月和八月之间我们重温党的历史是非常有必要也是充满意义的,尤其是我们这些党员更应该通过学习提升觉悟,加强理论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能力的培养。他说:“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各项工作朝着正确方向、按照客观规律推进。”
虽然我们上初中高中的时候学习过历史,我们了解中国的近现代史,但是我们可能知道是什么,但未必能清楚为什么,所以听老李再次解读之后,我们又重温了历史,再次获得了新知。
最让我们敬佩的是路遥,她做足了功课,从她的笔记中我们能感受到她的用心和认真。
在交流的时候,刘大哥给我们看了他去红色基地学习时候买的草鞋,还有他参加马拉松比赛发的奖牌,这是我们第一次的看见,我们为刘大哥点赞和骄傲。
从一双草鞋上我们能找到很多的答案,我们现在很多孩子穿的鞋子都价格不菲,但是精神这件事和穿什么没有关系,和自己心中的信仰有关。
我们重温了伟人的诗词,重温语文课本里面的课文,重温了英雄的故事等,历史是不能被忘记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以史为鉴,我们才能开创未来。
我在想我们读书会以后可以每个月安排一次分享历史书这样的读书活动,这样我们就多了一面照见自己的镜子。
老李已经迈出了分享的第一步,我想以后他还会有更多的脚印留下,我们还要经常请他给我们上党课。
感恩伙伴们的支持,感谢老李的分享,一起期待更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