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接到通知17日到洛阳参加数字教材应用研讨会。17日我起了个大早,迎着微微的晨光我们乘车早早就来到洛阳教师进修学校。 离培训时间还早,先休息一下吧!早上的空气真好,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早上校园的美景。
研讨会8:30准时开始,主持人宣布大会正式开始。首先由河南省数字教材教育部陈冰文老讲话:《关于数字教材应用工作的几点情况说明》。接下来由翟永勇老师介绍了对数字教材应用、行动和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等方面的内容。
此次培训的目标是以数字教材应用为抓手,提升义务制阶段教育信息化的品质,初步形成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材处理、混合教学、综合评价一体化的数字化教学样态。同时,以数字化教材及平台为载体,探索学习分析技术支持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进教与学的变革。
老师在培训会上提出了传统教学的短板: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多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上,学生只记结果而不研究结果如何得来;只听不思,唯书至上;传统的习惯极大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成为批判、探究精神发展的瓶颈。并简单地对数字教材平台进行了操作,教师基于标准和学情,在数字教材中插入有关资源,促进学生数字化学系。让我们感受到数字教材平台的操作还是比较简便的。而之后每个学科又进行了数字教材应用的展示,切实感受到了数字教材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今天的学习让我感受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使教材更容易吸纳信息技术的精华,更富于时代性和现代化;而且,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中的广泛运用,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内容,弥补教材的缺陷,改变当前教材单一、内容狭窄的状况,使教材更富于针对性、实效性和多元化、立体化。
信息技术可以和课内教材结合起来,抓住某一结合点(知识点、情感点、内容交叉点等),设计一些课前、课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搜集、网上阅读与交流等发散性、拓展性实践活动,以求把网络上的资源充实到现行教材中,使教材丰满起来,完善起来,把小小的教材拓展到无限广大,使教材更富于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
此次培训会,我不仅了解了数字教材应用研究项目的总目标以及接下来的各个事项,同时也对此项目如何与学校课程相结合进行思考:教师如何在数字教材平台整合资源,进行笔记式教学设计的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字化教材平台功能如何进行有效应用,在今后的培训过程中肯定会有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