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上课的时候,偶尔会遇到老师调课的通知,而理由很多时候就是“出差”。在我们学生眼中,出差好像是一件很好的事,老师去外面和别人谈项目了,或者去参加什么高大上的活动。同学之间谈论“出差”也觉得是一件很爽的事情,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看,本科期间和老师出差和研究生出差区别还是很大的。
那时候我还在读大学二年级,当时跟着非自己所在学院的老师一起到外地出差。毕竟才读大二,觉得能有这样的机会肯定很好呀,不管是增长自己的见识还是阅历,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于是就非常爽快的答应了。当天上午我们到达目的地,中午在一家企业的内部餐厅吃午饭,那顿饭的场景我现在还依然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最强烈的感受就是:以后上班了,谈项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事先不仅要了解对方,还要知道目前对方的需求是什么,对方现在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很多时候也许我们跟甲方都没见过面,前期的信息都需要自己去收集。并且在谈到自己和对方合作的时候,还要能找到一个让甲方特别满意的点,也即给别人一个为什么选择你的理由。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各方面的资源,包括个人的能力,公司的发展,别人的引荐等等.......从那时候起,我对“出差”的理解再也不是同龄人心中所理解的那样,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旅游式的学习“。
毕竟有老师在,而我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学习的角色跟随老师一同前行,所以我基本不用说什么话,只用眼看,手记,心想而已。
不知不觉本科毕业了,因为自己的导师安排在7月份出差,所以在本科学校毕业聚餐结束以后,就去了自己所在的研究生学校。当时身边玩的很好的同学就问,怎么去这么早呀?我说老师安排7月份要出差一趟,他们的回答跟我事先预想的不谋而合。哇,出差,那不又是去旅游呀,,,出差,去哪儿玩呀、、、、基本都是这样的回复。经历过本科的锻炼,我心中差不多能感受的出来,研究生出差,肯定不会像本科那样轻松,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事情需要我们亲自去做,毕竟你的导师招你过来是要你付出时间和精力的。
现实中情景:
因为当时买的机票是早上6点多的,因此我们晚上3点多就从学校出发,反正当时觉得没什么,老师都跟随在一起,他们那么拼,我们学生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当时最深刻的也许就是那句在朋友圈流行的话,比你牛逼的人还比你努力!
到目的地的时候8点多,我们一行人吃过早饭就拿上所需的仪器,到公司所在的资源库进行图片和数据的采集。
我们中午休息到15点左右出发,一直到晚上18点回公司,然后晚上19点左右开会,讨论今天的工作和安排好明天的行程。现在想想其实觉得也挺有意思,还是和以前一样不用说很多话,但是原因却完全不一样。那时候不用说话,是并不需要本科生说什么话,只需要听着就好。而现在是因为今天我和另外一个同学没有把事情做好,没有说话的必要,自己应该深刻的检讨。那天晚上导师跟我们说了很多,教了很多我们做人做事的原则和道理,那时候才真的体会到,研究生出差你要还是同龄人那样的心态,你就输了!
为了弥补我们第一天的过失,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开始工作。
凌晨5点半拍的
经过这次实地的“出差”锻炼,对这个词语的看法真的有不一样的解读。也许在别人眼中,这好像是一件可以免费旅游的机会,但实际上我觉得“出差”就像是一次考试,或者说是一次考验。通常出差的行程安排的比较紧,而目的又比较明确,所以需要前期做好大量的准备,并且能够在现场随机应变,整合好各方面都的资源。如果平时不做好充分的“出差”准备,很可能会面临“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境况。就像是公司突然如果来了一个出国的机会,可是需要说英语很流利的人,毕业后能够一直坚持学习英语的,也许今天就能派上用场,而我们大部分是当这一次的机会失去以后才会拍着自己的大腿说:早知道我也经常学习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