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时,一位好友极力向我推荐《山海情》这部剧,她还用了12个字来形容:“短剧集、大格局、强阵容、真感情。”我半信半疑点开视频,看了几集过后,还在朋友圈安利了一波,评论让我知道了原来好剧大家都没有错过。
《山海情》是一部国产正剧,和《大江大河2》一样,由正午阳光出品。这是一部聚焦致力于脱贫攻坚的人民们的一部剧,剧中几个重要的角色和剧情,都有原型可追溯。故事的背景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宁夏西海固极其贫穷,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引导、以及福建的对口帮扶下,西海固的村民们移民搬迁,克服种种恶劣的条件,从搬至吊庄至建立闽宁镇,一步步摆脱贫困命运的故事。剧名“山”代表着宁夏,“海”则代表着福建。
我很少看涉及到扶贫、乡村建设这类题材的电视剧,因为拍不好就很容易落入高光伟岸的俗套,但《山海情》用它的真实,以及演员们过硬的演技,为我们讲述了这一段有关福建与宁夏之间的情谊,也让大家了解了脱贫攻坚背后的坎坷和坚毅。
1
丰满的人物形象是电视剧的灵魂,在《山海情》中,老中青三代人物都具有极强的时代特性,他们不仅代表着西海固的人民,我觉得也是很多贫困小山村里的缩影。
首先是以马得福等人为代表的青年一代。得福、得宝、麦苗、水花、水旺、尕娃六个人,代表着六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得福是最基层的公务员,也是全家的骄傲和希望。他稳重自持,爱惜羽毛,一心一意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得到上级的肯定,官衔也越来越大。
得宝是我在剧中最喜欢也最心疼的一个人物,他真的吃了很多苦头,不知道是不是家中的老二总是被忽视,他和父亲之间少了很多亲密。得宝带着小伙伴们想要逃离西海固,去外面的世界,被抓回来后,父亲给了他一顿暴打。他独自去新疆寻表弟,干苦活,挖煤矿,险些失去性命,最后回到家乡,带头养菇,大赚一笔。令人欣慰的是,最后,他有了自己的工程队,和喜欢的麦苗结了婚。
麦苗,老师的女儿,我一直觉得剧中有关她的发展有点玛丽苏。麦苗去了福建打工,因为一次救火有功,成了先进人物,后来老板在闽宁镇置办产业,她成了主管,很不错的结局。
水花的父亲为换取一口水窖、一头驴,将她嫁给邻村素未相识的安国富,好在男人待她不错,虽然命运不断和她开着玩笑,但水花始终用自己的坚韧面对一切。尕娃一声招呼没打去了新疆,虽然归来时两手空空,但也成熟了不少,后来跟着得宝混,也生活的不错。水旺离家的时间最晚,后来去了福建鞋厂工作,和当地富人的女儿恋爱结婚。
六个青年人,六种不同的发展方向。他们没有像老一辈一样,墨守成规,代代生活在贫穷的小山村,没有走出大山的勇气。
中年大叔李大有也是一位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他既有小村民的狡黠,但又不失正直。在移民吊庄时,他当了逃兵,建大棚种蘑菇时,他不参与还不忘泼人冷水。但是他不愿出卖良心用硫磺熏枸杞,想儿子时不忘捎一袋“定心蛋”,教授离开时,他带领村民们为他送行,这些,都显示了他正直和温情的一面。
不得不说,《山海情》中的人物,导演在选角时很用心,演员们将西海固的人儿们都演活了。
2
《山海情》中有很多令人动情的场景,脱贫攻坚,离不开政策的指引,但更重要的,是人。
凌一农教授是让我感到很意外的一个人物,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搞科研的教授会为了百姓去卖菇、全国各地找销售点、还和黑心商人打架。但因为凌一农教授,我相信了。凌教授的原型是来自福建的支援者:林占熺。“天上没飞鸟,风吹石头跑”,这便是教授刚到吊庄时的感受。他和乡民们签下了包技术、包销售的合同,当蘑菇市场在宁夏已达到饱和,乡民们卖菇无法取得收入时,教授和他的团队北上南下,奔走于全国各地跑起了市场,为乡民们签下订单。遇到黑心商家故意压低蘑菇价格,扰乱市场,教授竟然和他们大打出手,断了两根肋骨。或许,单一表达这一场景着实让人难以置信,但当设身处地,就连隔着屏幕见识了西海固人民的不易,也会热血沸腾,想要为他们争个公平正义,更何况身在局中且为人正直的凌教授呢!
祖峰老师在剧中饰演的白老师是带给我的另一个惊喜。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光阴,耗五脏六腑,费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浇灌桃李满天下。”这用来形容白老师也是非常贴切的,虽然他的学生并没有满天下,但遍布整个西海固和闽宁镇。他来自南方,安家于西海固,用自己的对教育的热情教导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教育对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意义非凡,没有多少人能理解一生清贫的白老师将教育与他的学生看待的多么重要。扶贫政策施行后,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加入了去福建打工的队伍,一些父母不惜让孩子辍学打工。白老师一次一次的阻拦,能让孩子们多上学他一定拼劲全力,但周围人的劝阻让他一次次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崩溃与怀疑。最后,他不顾一切,为了让孩子们参加歌唱比赛,将属于捐赠物资的几台电脑卖掉,给孩子们做了服装。当他因此被革职,但同时取得了政府禁止在校学生辍学打工的明文规定,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凌教授和白老师都不是西海固土生土长的居民,他们更应该被称为“西海固的贵人”,科技与教育,一步步地推动着西海固走出贫困。
另一个让许多观众潸然泪下的人物便是水花。还在哺乳期的热依扎非常到位的演绎了一位坚强独立的农村女人形象。前面已经说过,水花被她父亲“卖”给了隔壁村的安永富,那个年代的女子命运便是如此的坎坷,没有自主抉择的权利,但水花用她的坚韧告诉了大家,什么叫做“妇女能撑半边天。”丈夫双腿残废后,水花家里的日子是越过越贫穷,看着乡亲们逐渐搬迁至吊庄,水花也动了移民的念头,但政府考虑到她家的情况,并未给她指标。在没有任何人带领、接引的情况下,水花,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女子,用一辆拖车,载着残废的丈夫、幼小的孩子、零碎的全部家当,走了七天七夜,来到了吊庄。女子本弱,为母则刚。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庭状况、丈夫断腿后的暴躁与自卑,水花没有逃避,她用自己的肩膀撑起了整个家。勇敢的尝试种蘑菇、在村里开便利店、到镇上开超市······一点点,她的生活越来越好,上帝不会辜负每一个珍惜自己的人。
水花作为一名在坎坷中求生存的女性,她的隐忍,以及对生活永远充满着希望的态度,让我由衷地表示崇敬。
3
《山海情》中值得深思的点有很多,尤其是它的开头与结尾,遥相呼应又形成鲜明对比,在反差中带给读者思考与回味的空间。
剧情开始,涌泉村的大石头背后躲着几个孩子,他们想要离开这个村子,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剧情最后,当初想要逃跑的几个孩子长大了,当了父母,也各有发展。他们的孩子一起留下字条,想要回涌泉村看看,大家一起纷纷踏上了归程。
想要逃离,因为贫困,充满好奇,渴望更大的舞台。也正是因为他们拥有离开的勇气,暗示着这几个孩子将来会发展不错,因为只有走出去,拥有更大的眼界和见识,才能拥有更多可能性的人生。
可当习惯了外面的繁华与锦绣,那个曾经生养自己的小山村又该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不忘来时路,它所传达的,并非让你再回归那个贫瘠的住所,而是要时刻记着那份质朴与真诚,还有艰辛。
水旺的孩子问他,为什么每年一家人都会回福建老家,但是却从未回过涌泉村?
因为我们总是在追求更美好更便利的同时,逐渐忘记“回归”的意义。那些每一代人所经历的艰辛过往,对后世而言,就是一部成长的教课书,无需掩藏,回望来时的路,才能时刻警醒,走得更远。
同事看完《山海情》后,和我交流,她说,你发现没,开始几个小伙伴在一起,最后,他们还是在一起。是的,在经历天南海北之后,他们还是在同一处生活。这当然离不开宁夏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他们彼此有着亲戚关系的联系,但我也愿意相信,因为一同成长的人,依旧待你如初般真诚。
剧,早已看完,但《山海情》在我内心荡起的涟漪还未平息。一部仅仅23集的剧,却包含了大量的信息与情节,我的确很多年没有看到豆瓣上哪看到部电视剧有9.4的评分了。在2021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感谢《山海情》,让我看到了,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勇敢的人,不以山海为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芒果屋子